第B2版:四明周刊·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11月18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

———再读《北京法源寺》

  车厘子

  

  高中时读文科班,学业相对轻松,我又正好属于那种挺能偷闲的人,所以课余没少跑校图书馆,挑上几本中意的书就带回教室看,看完还上再借,如是往返。有一回无意间翻到一本小说,书名《北京法源寺》,一看作者竟是李敖,立马来了兴致,如饥似渴地一气读完。当时我很惊异,原来历史小说可以这样写!

  时隔多年,我早已淡忘了小说的具体内容,只记得这是一部围绕戊戌变法重要人物展开的历史题材小说。小说固然写得极好,不过在当时还不至于造成轰动一时的影响。沉寂多年后,前不久突然听说著名导演田沁鑫把它导成了话剧并引起巨大反响且要来宁波演出时,实在令我吃惊。年度大戏不容错过,我虽然读过原著但已记忆模糊,为此在看演出前,又特地买来书重读一遍。于是记忆又骤然被拉回到百余年前晚清那段“天公不语对枯棋”的沉疴岁月。

  历史人物是一组群像,你很难定义其中的哪个人物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首尾呼应的是康有为,浓墨重彩的是谭嗣同,还有贯穿全书的“历史见证者”小和尚普净,即后来成长为革命家的李十力(用作者自己的话说,这个人物是董必武、熊十力和李大钊三人的合并化身),乃至光绪帝、慈禧太后,都是“戏份吃重”的关键人物。小说中不少章节以历史人物命名,写法类似于纪传体通史,以“传主”为中心,展开相关人物和史实的文学化处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历来强调“知行合一”,读书求知一定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相互发挥作用。多年前的某个冬季,我曾暂住北京宣武门外,日常经过之处,一抬头,就可看到“菜市口大街”的路名,独自伫立在古都冬日的寒风中,不禁为之一凛,原来这便是当年戊戌六君子“血荐轩辕”的地方,那一刻仿佛渺小的个人也瞬间被裹挟进了历史的大潮中。我也到过离菜市口不远的牛街,却不知道那里其实正是李敖笔下千年古刹法源寺的所在,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袁世凯,一个个正面的或反面的青史大人物,都曾寓居附近。

  未发迹前的寄居生活无疑是苦闷的,往往需要排遣寂寞,才子大多会转向艺术领域。因此,康有为精于书法,在京初期研究书法和古碑,南归之后短时间内就写成了书法碑学著作《广艺舟双楫》。无独有偶,鲁迅早年在北京郁郁不得志时,也曾寄情于碑帖研究。按照小说的情节,康有为将《广艺舟双楫》一书寄给了帝师翁同龢,翁同龢既是朝廷重臣,也是当时的书法大家,对古碑颇有研究。他在看完康的著作后惊讶于这年轻人竟有如此功力,顿生同好之感,这也间接促成他后来接见康有为并最终实现光绪帝对康有为的召见,甚至可以说,历史因此而改变———《广艺舟双楫》是一本用艰深文言写成的书法理论著作,佶屈聱牙,晦涩难懂。我大学时因为毕业论文主题与书法有关,所以迫切需要读几本专业书籍来提升理论厚度,《广艺舟双楫》就这样被我从图书馆找来借阅。确实深奥,读起来很吃力,令人有高山仰止之感。我的同学无意间发现我在看这样的书,惊愕莫名的表情简直就像看到了一个怪胎,他们完全无法理解。是的,不被大众所理解,这似乎注定是许多大人物共同的悲哀。正如小说最后一章所写“轮到他康有为自己了,他也正好碰上清朝,清朝说他太前进,民国又说他太落伍,在夹缝中,他也为群体牺牲得不明不白”。古刹重逢那一篇章里,普净目送康有为离去,眼眶湿了,“康先生老了,他走得那么慢———”普净突然若有所悟,“可是,在最后这段路里,他还是走在我前面。”

  第二次读完《北京法源寺》,掩卷沉思,那些灿若星辰的杰出人物在脑海中时隐时现最终飘萧远去,我的耳畔仿佛响起经典歌曲《历史的天空》中最后的几句:“长江有意化作泪,长江有情起歌声。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