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思与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11月24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烧旺党内
政治生活
“大熔炉”

  林甲淳

  

  “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十八届六中全会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修订党内监督条例,严肃党内生活,筑牢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根基。表明了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决心,释放出进一步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明确信号,必将有助于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党95年的奋斗历程充分表明,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健康洁净的党内政治生态,是党的优良作风的生成土壤,是党的旺盛生机的动力源泉。抓好了党内政治生活,全面从严治党就有了重要基础。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有高质量的党内政治生活,就会有优良的党风政风,就一定能形成好的政治生态,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政治生态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风向标,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内在要求。党的作风与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密切相关,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就有什么样的党员、干部作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最根本的是全体党员、干部都严格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讲政治、讲原则、讲规矩,通过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外疾之害,轻于秋毫,人知避之;内疾之害,重于泰山,而莫之避”。对于从严治党来说,不论是纪律建设、作风建设,还是反腐败斗争,都离不开有效的党内监督。为什么少数干部“落马”,腐化程度让人吃惊?为什么有的地方从政环境恶劣,甚至演变成“塌方式腐败”?为什么有的单位政治生态污浊,“潜规则”大行其道?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是腐败的“温床”,种种问题虽然各有成因,但都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党员干部缺乏严格的党性锻炼。仔细审视一些党员在信念、纪律、作风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无不与党内政治生活的松懈有关。一些地方和部门缺乏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对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管党治党的“大熔炉”变成了没有温度的“冷灶台”。

  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契合全面从严治党的要义,有利于促进全面从严治党具体化。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对于管党治党来说,“全面”二字至少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内容无死角,涵盖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各个领域。二是主体全覆盖,从严管党治党不仅是党中央的责任,党的各级组织都必须贯彻从严治党要求。同时,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一把手不能仅“独善其身”,还要把班子成员管好。三是劲头不松懈,要把从严治党常态化、制度化。想要全面从严治党,工夫就要放在“全面”上,就是要管全党、治全党,实现全覆盖,解决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使党内政治生活的“大熔炉”越烧越旺。

  思想政治建设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总开关”,也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灵魂问题。全面从严治党,没有休止符。深刻认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大作用,深刻认识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的严重后果,用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加把火,把党性纯一纯、把思想炼一炼,不断增强其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才能不断去“杂质”,全力防“污染”,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