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新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11月24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沿江各省市对接“长江经济带”战略举措及启示

  任月红            

  编者按:近期,《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确立了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沿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主动适应新要求,围绕“一道两廊三群”建设,全面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本文梳理了相关城市的做法和举措,值得宁波学习借鉴。

  

  一、沿江各省市的做法与举措

  1、强力推进沿江生态保护和治理,建设绿色生态廊道。今年以来,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以实施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和水资源保护三大工程为重点,积极推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水质断面考核制度,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优先位置,相继启动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规划。

  云南省启动了“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实施了“森林云南”建设、牛栏山—滇池补水工程,推进省内重点跨界水域水质补偿试点。贵州省强化政策规划引领,印发实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实施意见》。四川省基本建立断面水质超标扣缴制度,启动实施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综合治理试点示范工程。湖南省启动“生态环境保护三年行动计划”,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投资力度。湖北省在全国率先启动《湖北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在全省范围内征集生态环境类项目252项。重庆市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和天然林保护工程,保护长江母亲河,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江西省出台了《江西省流域生态补偿办法》,在全国率先实施覆盖全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上海市全面启动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提前一年完成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与各区县签订目标责任书,分解年度任务,落实环境治理领导责任制。江苏省深入开展太湖、长江、淮河以及近岸海域污染防治,限期治理水质不达标国家考核断面。

  2、以“强支点、通干线、联网络”为重点,构建综合立体交通运输走廊。围绕黄金水道航道畅通、枢纽互通、江海联通、关检直通,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一是做大做强航运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根据《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要发展现代航运服务,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和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建设,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枢纽港与铁路、公路运输衔接互通。上海继续提升国际航运中心对长江经济带的服务能力,重庆、武汉启动编制航运中心总体规划,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和浙江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继续推进。二是全面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有序推进武汉至安庆段、宜昌至武汉段航道整治工程前期工作,继续实施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三是加快完善铁路、公路、航空三大运输网络。浙江省深入推进大港口、大路网、大航空、大水运、大物流建设,实施“万亿综合交通工程”,构建内畅外联的“四大交通走廊”。云南省今年将完成综合交通投资1300亿元以上,确保沪昆客专、云桂铁路建成通车,实现云南通高铁。

  3、以推进三大领域协商合作为核心,推动建立省际协商合作机制。今年以来,为建立和完善长江经济带11省市协商合作机制,长江经济带省际协商合作机制实施意见即将出台。沿江省市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推进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治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发展和有序转移,推动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2010年末长三角园区共建联盟成立,成为长三角地区园区合作的交流平台,发起园区和大型企业达40家,联盟成员不断增加。上海市着眼于推动长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发挥长江下游中心城市经济协作平台作用,成立了产业合作交流平台、长江经济带大数据库研究中心等,做好与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产业对接。江苏省以加快建设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为重点,促进大陆桥沿线省区产业合作和转移。湖北省和重庆市牵头,抓紧研究建立长江中游和上游区域协商合作机制,商议制定合作方案。贵州省和湖南省签订《关于建设湘黔高铁经济带合作框架协议》,创建湘黔中西部区域合作示范区。川渝加深传统合作,签订了《关于加强两省市合作共筑成渝城市群工作备忘录》。浙川两省也签订了《深化浙川合作框架协议》,推进一批重大合作事项和项目落地。湖南、湖北两省合作共同开展洞庭湖生态治理,并联合向国务院上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4、产业转型升级扎实起步,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今年以来,沿江各省市通过加强产业发展承载平台、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政策扶持引导等方式,鼓励引导产业转移和转型升级,积极启动长江经济带现代产业走廊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渐露态势。

  云南省正加快国家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大江干流水电项目;旅游产业正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由低端建设向高端拓展、由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贵州省建立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已获批准,今年上半年新兴产业保持较快增长,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59.1%。重庆市电商发展势头强劲,获批为全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互联网+商圈”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湖南省高新技术增加值增长达17.8%,占GDP比重达21.1%,正在成为全省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湖北省充分发挥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作用,支持武汉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四川省强调沿江产业统筹规划,逐步形成集聚度高、竞争力强、布局合理的现代产业走廊。云南省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沿海发达地区合作,创建一批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江苏省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高端引领项目增多,新能源、新材料、智能电网和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增长较快,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占产业项目总数的83%。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较好,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9%和7%,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58.8%。上海市继续推进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实行“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推行自贸试验区外资企业准入“一口受理”,加强跨区域产业开发园区合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二、宁波应抢占先机主动对接

  面对当前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重大战略机遇,宁波应抢占先机,主动对接,成为长江经济带“龙眼”和“一带一路”战略支点。

  一是主动对接上海,加快“宁波都市圈”建设。上海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也是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宁波要主动接轨上海,在产业合作、经贸合作和模式复制上加强合作,积极对接服务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和中国(上海)自贸区建设,充分借鉴上海自贸区的多项创新经验,实现“为我所用”。按照《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的“一核五圈四带”的网络化空间格局,认真规划打造宁波都市圈,高效整合宁波、舟山、台州三地的海港资源和平台,打造全球一流的现代化综合枢纽港、国际航运服务基地和国际贸易中心,真正成为长江经济带龙头的“龙眼”。

  二是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沿江中心城市,加强互动合作。宁波要利用自身港口优势,进一步拓展港口腹地,推动长江沿岸港口一体化建设,加快形成港口联盟,提升长江流域港口整体竞争力。产业合作和科技创新合作,要依托区域科研优势,共育自主创新合作平台。沿江各中心城市拥有众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新科技开发园区,宁波要加强与长江中上游武汉、重庆、成都等大城市的合作,推动本地企业参与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类产业园区开发建设,将宁波的制造业、航运业、服务业与各地优势企业结合,共同推进区域内产业转型升级。

  三是构建海陆空联运集疏运网络,加强互联互通。完善公铁水空一体化的对外综合交通,加快甬金铁路建设,打通宁波通往长江中上游和中西部的铁路大动脉。加快中西部地区腹地开发,与沿江中心城市开展海铁联运和江海联运,共建区域物流园区,打造长江经济带沿江城市集装箱水铁联运“黄金通道”。加快推进义甬舟开放大通道、机场三期、杭州湾跨海铁路、沪嘉甬跨海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构建辐射长江经济带陆海空联运发展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作者为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处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