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田园·乡愁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12月07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家潭:

昔日名臣故里 今朝文化名村

  尚书纪念馆。
  河网密集。
  尚书公园。
  张家潭村村容。(朱军备 摄)

  本报记者 朱军备

  通讯员  朱 渊       

  草席之乡海曙区古林镇的东面,有一古村名张家潭。从前,该村因出了两位尚书而远近闻名;如今,村里的艺术团将戏演到大城市,更是名声大振。

  

  一个村出了两位尚书,文化底蕴深厚

  这里原是槎湖之西、广德湖之东,两湖之间的一块陆地,系农民和渔民的生息宝地。三河交会,水网交叉,池潭遍布,至今尚存有长明堂的双眼池等近10余个池潭遗址。

  因为明代时村里曾出过叔侄尚书,所以也称名臣故里。小叔张时彻为兵部尚书,侄子张邦奇为礼部尚书。清代史学家万斯同在《  西竹枝词》中写道:“张家潭水带长渠,万顷烟波绕屋庐;莫道乡间无俊物,此中曾出两尚书。”

  据宗谱记载,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张氏始祖张原一从临安迁居至鄞西乡布政寺。此地有槎湖和二龙潭,张家潭由此而来。张氏宗族人称“槎湖张氏”,后成为甬上望族之一。

  张氏耕读传家,至十一世孙张邦奇在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考中进士,36年后又升为礼部尚书。张邦奇的叔父张时彻年纪小张邦奇16岁,求师于侄子邦奇,中进士后调到南京等地为官,因惩恶腐、抗倭寇等有功,荣升为南京兵部尚书。

  据史料记载,叔侄尚书为官清廉,张邦奇在京城为官时,宦官专权,许多官员都谄媚阿奉,但张邦奇却不愿依附,就以奉养老母不便为由要求调到外地为官。张时彻也是一身正气,50岁那年,因不满朝廷腐败而辞官隐居乡里。晚年,他还致力于文史研究和史料汇编,主编了《宁波府志》《定海县志》《四明风雅》等20余部著作。

  村干部介绍,村前的塘河上,有张时彻建造的两座三眼石板桥,其中一座保留至今。作为尚书故里,张家潭曾建有进士坊、世卿坊、尚书坊、太子宾客宗伯学士坊等牌坊,但经数百年变迁,昔日万顷烟波的槎湖早已被填平,尚书遗迹也所剩无几。村干部陪笔者到村东南临河处,看了一间老屋,当地人叫“大厅”,说是与尚书有关,但不知建于什么年代。“当年,那里有许多高大气派的房屋,一排排的,后来一场大火,都烧没了。”

  如今,该村修建了尚书纪念馆、尚书公园。村党支部书记洪幼芬表示,村里打算继续挖掘尚书遗存,以弘扬传统文化。

  一部戏演到上海剧院,草根演员有范

  2004年,张家潭村几位文艺骨干自发组织了一个文艺小队,5名演员3名乐手。先从快板、歌舞开始,渐渐吸引了周边的村民,到如今,发展成为有50多名演职人员,集舞美、灯光、道具、音控等各项舞台能力于一体的文艺团队。

  近年来,张家潭村艺术团,从自编自演配合中心的文艺小节目,如快板《张家潭村面貌大变样》、小品《戒赌》《爱心托起的生命》,到如今排演了《五女拜寿》《状元与乞丐》《何文秀》《狸猫换太子》等专业大戏。他们不但在四邻八乡演出,2007年还登上了宁波逸夫剧院的舞台。

  2014年9月29日晚,上海兰心大戏院内座无虚席,一台以鄞州区革命烈士李敏事迹为素材的大型原创甬剧《李敏》在此上演。剧终谢幕,台下掌声雷动。“这真的是村里业余演员演的吗?跟专业剧团水平差不多了!”一向挑剔的上海观众纷纷夸奖。

  新编甬剧《李敏》,就是张家潭村艺术团排演的,剧中60多个演员没有一个是科班出身受过正规培训的,均是当地人。

  李敏是被称为“浙东刘胡兰”的革命烈士。她在四明山根据地发动群众,配合新四军浙东游击队,反击国民党顽固派第二次大围剿,不幸被捕,于1944年2月21日在樟村被顽敌刺杀27刀,英勇就义,年仅20岁!《李敏》就是根据李敏烈士的英勇事迹改编的一部大型原创现代甬剧。

  张家潭村原党委书记、《李敏》的出品人严冲华说,“我想方设法排演这么一部戏,是为了让现在的年轻人从李敏身上寻找自己内心缺失的东西———信仰,从而完善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排一部戏得投入不少资金。于是,严冲华一家家企业去跑,向企业老总“化缘”。你两万,我三万……村里好多企业老总解囊相助,加上自己掏腰包垫上的一部分,严冲华克服种种困难,终于排成这部大戏。

  革命史剧《李敏》感动了许多观众。当年,中央电视台“美丽乡村”节目摄制组在甬拍摄期间听说张家潭村村民成功排演《李敏》一事后,觉得这群农民的精神非常可贵,故临时调整拍摄计划,专程到张家潭村进行了采访拍摄。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