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长江经济带弓满弦紧,新一轮产业转移蓄势待发。日前,记者沿长江经济带分别走访了上海、南京、合肥等城市后发现,“飞地”模式正成为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有项目的地方没土地,有土地的地方没项目,这样的现实让土地再次“飞”了起来。 “飞地经济”这一词汇近期频频出现。今年印发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引导产业有序转移,鼓励上海、江苏、浙江到长江中上游地区共建产业园区,发展“飞地经济”,共同拓展市场和发展空间,实现利益共享。今年9月7日,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关于贯彻落实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中,也提出鼓励有条件地区发展“飞地经济”。 《浙江省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实施方案(2016—2018年)》提出,要引导、鼓励我省大型企业集团与长江中上游地区共建一批产业合作园区,发展“飞地经济”,共同拓展市场和发展空间。 “飞地经济”如今已成为供需两旺的“市场”。长江中下游沿线省市对“飞地经济”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在湖南,该省明确提出要以“飞地经济”为抓手,推进湖南对接长江经济带;在江西,《江西省2016年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要点》中明确,要强化与沿江省市产业协作,加快“飞地经济”产业园建设。 近年来,通过园区共建推动产业转移的实践已有不少。武汉开发区与洪湖市合作的“飞地”工业园一期已趋近饱和,二期正如火如荼地建设中;今年8月,湖南四个产业园区与江苏、上海的四个园区签署合作协议,以推动园区合作共建的形式,促进长江经济带园区转型升级……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在长江经济带战略背景下,善于抢抓机遇的宁波人如何发力,在区域经济新格局中找准定位,借力发力,扩大区域产业链合作,“飞地”模式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