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思与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12月22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决打赢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

  (资料图)
  鄞江镇  (效果图)

  郑世海

  

  小城镇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是城与乡的纽带和战略节点,在统筹城乡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近年来,我市通过实施“提升城乡品质、建设美丽宁波”行动计划,中心城区、县城和农村的面貌得到了持续改善,但小城镇环境存在着不少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不少乡镇既不如村、更不如城,如环境卫生脏乱差、水体污染未能根治、道路乱占问题普遍、违章搭建现象严重、“空中蜘蛛网”密布、沿街立面杂乱无章、基础设施年久失修、低小散企业随处可见等,成为美丽宁波建设的一大突出“短板”。

  为顺应人民群众对建设美丽浙江的殷切期待,切实补齐小城镇品质短板,省委省政府科学谋划并启动实施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我们必须切实扛起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职责使命,勇于担当、敢于担责,迎难而上、知难而进,坚决打好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决不把脏乱差、污泥浊水、违法建筑带入全面小康社会,为宁波建设国际港口名城、打造东方文明之都、早日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作出积极贡献。

  一、要紧紧围绕省委领导和市委领导讲话精神来抓落实

  夏宝龙书记在9月29日全省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是补齐生态环境短板的重中之重,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有力举措,是提升城乡发展质量的关键环节,是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平台。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目标要高远,靶向要精准,出拳要迅猛,特色要彰显,建管要并重,切实改观小城镇脏乱差面貌,促进小城镇发展质量全面提升,加快建设一批洁净小镇、风情小镇、活力小镇。唐一军书记在11月23日全市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暨治危拆违工作会议上指出,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是我市转型升级的重头戏,是推进城乡一体发展、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创新转型发展、优质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美丽宁波、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举措,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举措。要坚持问题导向,做到出拳快、靶向准、手腕铁,重拳整治环境脏乱差;要坚持规划先行,注重个性、尊重自然、传承文化,塑造城镇特色风貌;要坚持重心下移,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提升城镇服务功能;要坚持产城融合,推进特色化、高新化发展,增强城镇发展活力;要坚持内外兼修,推动文明创建和法治宣传教育全覆盖,打造景美人更美的美丽家园。

  全市各级整治办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夏宝龙书记和唐一军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把握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内容和要义,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着力做到“五个结合”:

  一是要与当前其它各大专项行动紧密结合起来。这次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不是另起炉灶,而是“三改一拆”“四边三化”“五水共治”等专项行动的延伸和补充,是打好经济转型升级组合拳的又一记重拳,与现有各大专项行动是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因此,各地要充分认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与“三改一拆”等工作之间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辩证关系,在小城镇这个节点上实现统一,巧做“乘法”,形成合力。

  二是要与各乡镇自身发展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小城镇综合整治要根据每个乡镇不同的地域地貌、历史人文、经济发展、功能定位等差异化特征,挖掘小城镇的区位特色、文化特色、建筑特色、生态特色等,做到“一镇一规划”“一镇一方案”“一镇一特色”,避免“千镇一面、万楼一貌”。要充分尊重原有的山水格局,遵循固有的自然脉络,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把握好修缮与改造、整治与保护的关系,打造一批有内涵的公园、有记忆的街区、有故事的小镇,实现传统与现代、建筑与景观、生活与生产的交融,重现再现“老宁波”的独特韵味。

  三是要与人民群众的关切和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夏宝龙书记要求我们在小城镇整治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民生导向,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什么问题突出,我们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唐一军书记指出,小城镇整治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因此,整治工作必须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率先在环境卫生大清扫、乱搭乱建、道乱占、车乱开、摊乱摆等方面率先行动,收获早期成果,凝聚人心、提振士气。通过稳扎稳打、层层推进,一步一步取得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全面胜利。同时,注重满足群众需求,坚决不搞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真正让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惠及广大群众。

  四是要与新的城市发展理念紧密结合起来。城市的今天就是小城镇的明天。因此,小城镇综合整治要学习借鉴长期以来城市建设中好的经验做法,将新的城市发展理念融入其中。要加强规划设计引领,既注重环境卫生等“面子”问题的解决方案,又注重地下管网、洁水治污、电力通讯等“里子”问题的配套完善,既强调小城镇整体风貌的规划管控,又强调重要街区、重要地段和重要节点的整治项目设计,全面提升小城镇整治效果;要引入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如结合公园绿化提升、亲水河道建设等,推广海绵建设理念及相关技术;结合背包式太阳能治理,推广空气源热泵、屋顶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技术;结合集贸市场改造、文体场所建设以及管线“上改下”等,合理开发地下空间,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提升城市空间利用效率。

  五是要与提升城镇居民文明素养紧密结合起来。小城镇大大小小的环境问题,从根本上讲都是由人的行为造成的,因此,各地既要集中整治“道乱占、车乱开、摊乱摆、房乱建、线乱拉”等乱象,更要把提升文明素质的要求引进市民生活细节和日常行为,从文明开车、文明停车、文明排队、依法经营、依法建房以及垃圾分类等身边的小事抓起,引导城镇居民增强文明意识,养成文明习惯,实现物的改造提升和人的改造提升齐头并进。

  二、要紧紧围绕全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部署来抓落实

  此次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省里提前进行了深入调研、系统谋划,围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目标、任务、对象、范围等,确定了以治理环境脏乱差为主要内容的“一加强三整治”行动方案,并认真制定了技术导则和相关配套政策,日前又正式印发了《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全市各级整治办要严格按照省里统一部署,分阶段分步骤来加以推进:

  第一阶段,从2016年10月到2016年12月,为抓机制、树样板阶段。主要目标任务是全面建立市、区县(市)、乡镇(街道)层层落实、上下联动的组织领导机制和工作推进机制;全面制定和落实各项政策保障措施;全面制定出台市、区县(市)、乡镇(街道)三级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全面完成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方案编制工作;全面迅速推开脏乱差治理,分级、分类确立省、市、县示范样板。

  第二阶段,从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为抓推进、求突破阶段。主要目标任务是推进脏乱差大整治,城镇环境卫生面貌得到明显改善,城镇秩序得到初步改观;推进规划实施,进一步深化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对涉及乡容镇貌的重要街区、重要地段、重要节点开展项目设计,并组织实施;推进整治方式方法和政策制度创新,积极探索构建符合各地实际的现代小城镇治理体系。计划全市30%的乡镇(街道)考核达标,各乡镇(街道)整治项目总体形象进度达到30%以上。

  第三阶段,从2017年10月到2018年9月,为抓提升、出成效阶段。主要目标任务是深入推进脏乱差整治,提升小城镇环境质量,城镇秩序得到明显改观,乡容镇貌得到初步改观,符合各地实际的现代小城镇治理体系得到初步建立;深入推进赤膊墙、蓝色屋面、背包式太阳能、沿街封闭卷闸门、线乱拉治理,提升城镇空间品质;深入推进各类整治项目实施,提升城镇功能,彰显城镇特色。计划全市70%的乡镇(街道)考核达标,各乡镇(街道)整治项目总体形象进度达到80%以上。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初见成效。

  第四阶段,从2018年10月到2019年9月,为抓巩固、强管理阶段。主要目标任务是不断完善督查考核“回头看”机制,巩固整治成效;不断完善整治建设管理,基本建立符合各地实际的现代小城镇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小城镇边界区域治理,构筑城乡美丽格局。各类整治项目全部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实现,脏乱差现象全面消除。全市乡镇(街道)全面通过考核验收。

  三、要紧紧围绕近期重点工作来抓落实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前阶段,按照省、市有关工作部署要求,市整治办着力组建了工作机构,从市住建委和市委宣传部、市规划局、市交通委、市城管局、市卫生计生委、市公安局、市文广新闻出版局、市经信委等相关部门抽调了14名同志,设立了综合督导组、宣传报道组和6个专项行动工作组,目前有关人员已全部到位,实行统一地点、集中办公、实体化运行。同时,印发了《宁波市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美丽集镇建设)工作方案》,明确了整治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与中国农业银行宁波分行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三年内为全市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提供200亿元的优惠金融政策支持;遴选了27家建筑、规划、园林、水利、市政设计单位,组建了由120多位技术专家参加的志愿者技术服务团队,为小城镇综合整治提供技术支撑;利用召开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专题培训会的机会,举办了技术和金融“双服务双对接”活动,为各小城镇与各规划设计单位、金融机构搭建起面对面沟通、点到点服务的平台;此外,宁波市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技术导则、“1+6”行动方案、土地保障和资金补助政策、考核验收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正在加快制定出台当中。

  下一步,市整治办将按照省视频会议精神和《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突出重点,聚集难点,卡牢时间节点,着力加快技术导则以及“1+6”行动方案的编制,争取早日出台,为各地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的编制提供依据;着力配合相关部门制定和落实土地保障政策、资金补助政策等,为整治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要素保障;着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百日攻坚”行动,让老百姓感受到整治的初步成效;着力指导帮助各地上报的首批达标创建乡镇梳理问题清单,强化难题破解,确保首战告捷;着力加强舆论宣传引导,既要挖掘宣传一批先进典型,又要曝光一批负面典型,营造美丽宁波人人有责、美丽宁波建设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各区县(市)是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责任主体,乡镇(街道)是实施主体,必须增强大局意识、担当意识、协同意识,着力构建层层落实、上下联动工作推进机制。各级整治办要迅速动起来,把责任挑起来,至今仍未完成机构组建的,要抓紧组建,落实人员、落实办公场所,实行集中办公、实体化运作;至今仍未召开动员大会的,要抓紧组织召开,全面营造氛围;至今仍未确定整治规划编制单位的,要尽快联系落实符合资质条件的规划编制单位,及早启动规划编制,尽快排出项目化的三年整治行动计划,实施挂图作战。在抓好当前的同时,还要谋划长远,凝聚各方之力、汇集各方之智,全力为首批达标创建乡镇整治工作扫清问题障碍。

  (作者为市小城镇整治办主任、市住建委主任)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