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思与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12月22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落实“党内一律称同志”规矩

  邱炜煌

  

  “同志”,一个曾经亲切、自豪、崇高、圣洁的称呼,如今在不少地方和单位“久违”了。十八届六中全会《准则》重申“党内一律称同志”,强化党内政治生活贵在落细落小,要让党内称同志成为必须落实的政治规矩。

  党内称呼并非“小事”,对它的态度反映一个党员的党性观念、规矩意识、民主精神。《准则》提出“坚持党内民主平等的同志关系,党内一律称同志”,这是讲纪律守规矩的具体要求,是不可等闲视之的“大事”。遵守党内称同志的规矩,要形神兼备、表里如一,不可貌合神离、形式主义。为此,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坚定共同志向

  古人云:“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真正的同志应该凝聚在理想的旗帜之下,用“大道理”管“小道理”,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体现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坚定“四个自信”,坚决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主动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二要增强党性观念

  做到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在党言党、在党兴党,自觉按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办事,坚决执行党的纪律,主动接受各方面监督。增强党性观念,最重要的是强化“四个意识”,尤其是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要纯洁同志关系

  坚持民主平等,自尊自重,真诚待人,避免君臣关系、主仆关系、雇佣关系,克服家长制、一言堂,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不许凌驾于其他党员之上,不许凌驾于组织之上,更不许凌驾于党之上;倡导“五湖四海”,不搞团团伙伙,严禁结“圈子”、搞宗派、拉山头;构建同志情谊,既要讲原则又要讲友谊,既要讲党性又要讲人情,既要讲规矩又要讲交情,与人为善、成人之美、容人之短、扬人之长;开展相互批评,同志之间出诤言、做诤友,经常咬耳朵扯袖子、红红脸出出汗,不搞好人主义。

  四要强化担当精神

  党员要强化主体意识,既不可我行我素,也不可妄自菲薄,尤其要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过程中自觉克服“与我无关论”,不能只当裁判员、不当运动员,甚至甘当“路人甲”,面对不良政治生活、政治生态,与其怨天尤人,不如身体力行,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党员领导干部更要坚持原则,敢于“亮剑”,不做世故的“老好人”、优雅的“绅士”、装睡的“稻草人”、避事的“太平官”,坚决顶起自己该顶的那片天。

  五要体现组织温暖

  关爱党员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应有之义,各级党组织要把信任激励同严格监督结合起来、惩治腐败与关爱党员紧密结合起来,用好执纪监督“四种形态”,纪律挺前,抓早抓小,宽严相济,严而不苛,避免“好同志”断崖下沉为“阶下囚”;尤其要建立健全容错免责机制,以事实为依据,以党纪为准绳,排除权力、舆情和“刺头”干扰,避免亲者痛仇者快。

  “党内一律称同志”既要掷地有声,更要踏石留印,不信“春风”唤不回。首先要自上而下,树立标杆。“好作风是带出来的”,领导干部要敬畏“同志”称呼,内心认同,欣然接受,坦然称人,以上率下,一级带一级,一级做给一级看。其次要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可以按轻重缓急明确规定使用同志称呼的范围和场合,如先在“三会一课”中落实党内称同志,逐步养成习惯,形成氛围,然后不断拓展,进而规范同志关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