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四明周刊·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12月23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丁铭焱的
越剧老旦之路

  《风雪街头》剧照
  《送凤冠》剧照

  陈 青 张落雁 文

  痕 迹 摄       

  

  丁铭焱 国家二级演员,曾是小百花越剧团老旦演员,获省第七届戏剧节演员表演奖、省1998年度“新越剧十姐妹”青年演员大赛优秀演员奖、市第五届戏剧节青年演员二等奖、市第一届青年演员技能大赛一等奖等。现为浙江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江北区戏曲家协会主席。

  

  在享有盛誉的宁波小百花第一代演员中,丁铭焱可谓独树一帜,她是周派艺术创始人周宝奎的弟子,也是全国越剧界难得的老旦演员。

  小戏迷成长为艺校生

  丁铭焱1974年出生于新昌,毗邻的嵊州是百年越剧的诞生地。梦里江南越韵清,浅斟低唱醉中游。从小深受越剧文化的耳濡目染,越剧是丁铭焱心中永远的梦。

  不像现在的孩子有众多的娱乐项目可以选择,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孩子最盼望的是露天电影和戏班子。丁铭焱天性活泼外向,她喜欢拉着小伙伴一起去村口看戏,还常常在家里学着唱戏。没有水袖,就用毛巾代替,丁铭焱和小伙伴躲在帐子里咿咿呀呀,学得有模有样,很是开心。

  进入越剧世界的机会来自初中三年级暑假,丁铭焱偶然在广播里听到嵊州越剧团在新昌县城招代培生。面试的那一天,丁铭焱顶着烈日排了四五个小时的队。轮到她的时候,在唱戏的同时,还加上了一些动作,这让面试老师感到惊讶,一个没有经过培训的小姑娘如此自信大方。那天,丁铭焱从老师的评语和训话中感觉到,自己还是很有希望被录取的。

  嵊州越剧之家的录取通知书寄到父亲工作的粮食局时,丁铭焱跟父母坦白了自己的梦想。父母想不通家里条件尚可,为什么女儿要放弃念高中而去学戏,因为那时候,一般人认为最苦、最穷、没出息的人才会去唱戏。丁铭焱认真地对父母说:“我真的很喜欢,特别喜欢,我要去唱戏。”

  在嵊州越剧之家,丁铭焱学的行当是小生,得先练一年基本功,一年后表现优异才能被录用,痴迷越剧的她在班里的成绩数一数二。然而青春期到来,丁铭焱变胖了,演小生形象不好,老师劝她改行演老生。十五六岁的丁铭焱不愿意,倔脾气地开始自费学习。尽管出团之后要自己找工作,她却并不后悔,只是更加努力地练功。

  转机来自一年半后,宁波市文艺进修学校戏曲表演班到嵊州招生,没有被嵊州越剧之家录用倒成了丁铭焱的一个有利条件。丁铭焱信心满满地去了,初试之后,考官提出了一个建议,因为身形不适合演小生,他们希望丁铭焱能改行演老旦。丁铭焱既想演小生,又想通过考试,迟迟拿不定主意。后来在妈妈的启发下,丁铭焱豁然开朗:有机会到更大的平台学习,为什么要放弃?她给考官唱了一段老旦唱腔,之后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如愿以偿考进了宁波市文艺进修学校戏曲表演班。丁铭焱后来才知道,那时几千人报名参加考试,最后录取的只有四人。

  浑身是戏的老旦

  1990年,丁铭焱迈入宁波艺校的大门。

  17岁的小姑娘,总是向往越剧舞台上青春靓丽的才子佳人形象,而老旦归属“绿叶”行当,演员要成名家实在太难。不服输的丁铭焱开始了艰苦的训练,眯着眼睛,瘪着嘴巴,曲着脊背,对着镜子反复练习。然而,演出效果并不理想。“在戏曲舞台上塑造一个老太婆形象”太不容易了,既然“艺术总是来源于生活”,丁铭焱把目光转向艺校门口摆摊的老奶奶,和她聊天讲大道,观察其神情动作,回学校后反复揣摩、练习……

  付出终有回报。《八珍汤·风雪街头》是从京剧移植而来,19岁的丁铭焱在戏中扮演受儿媳虐待的心地善良的耄耋妇人,步履蹒跚,形体颤抖,踉踉跄跄,凄楚万千,一上场便抓住了观众的心。剧终时许多戏迷跑到后台祝贺,丁铭焱感受到与观众交流的快乐,“《风雪街头》让我爱上了老旦这个行当,我好像真的天生是演老旦的料。”此后,丁铭焱的这出进团成名戏成了众多老旦演员争相学习的样板。

  丁铭焱有个习惯,每次演出结束她会在脑海中“复戏”,自己再想一遍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丁铭焱的这种严谨的态度使她受益匪浅,舞台形象塑造也日趋成熟。拜入“老旦王”周宝奎门下后,丁铭焱更是严格要求自己,专心致志演她的老旦。周宝奎的侄女称赞她,“周老师会演的戏你都会演”。其实,丁铭焱在团里不光是老旦,还是个“百搭”,小生、武生、须生都能演,“就像个救火兵,哪里需要哪里上。”

  今年10月30日,《慈孝风·梨园情》丁铭焱越剧老旦艺术专场演出在宁波大剧院举行,这是她离开剧团14年后办的个人专场,一曲《送凤冠·手心手背都是肉》技惊四座,现场观众感叹丁铭焱“宝刀未老”。老师周宝奎专门录制了视频,著名越剧演员、梅花奖得主赵志刚和张小君作为特邀嘉宾现场祝贺演出,戏迷纷纷送来花篮并上台献花。丁铭焱说:“演出非常成功,圆了我一个梦。虽然长时间不在专业舞台上演出了,越剧仍然是我的挚爱。”

  丁铭焱担任江北戏曲家协会主席一职后,把重心放在普及戏剧艺术上。赏越轩越剧社是一支由医生、机关干部等组成的业余团队,有成员近40人,年龄多在三四十岁间。这个社团落户江北后,丁铭焱为他们请来原宁波京剧团的老师教授基本功,宁波越剧界退休演员担任指导老师,并带着他们进社区、学校、农村等地演出,这些天又为他们排演大戏《五女拜寿》。从去年开始举办“戏曲进校园”活动,首站为宁波大学,今年又跨区送戏到鄞州区钟公庙中学。明年,丁铭焱想把它作为江北戏曲家协会的品牌项目重点推出,希望在学子心中洒下优秀戏曲文化的种子。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