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记忆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12月30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几起几落的“冠庄船灯”

  “冠庄船灯”表演(陈云松 摄)

  林 海 陈云松 袁信禄    

  

  船灯舞是流传于宁海乡间的传统民间舞蹈,它富有激情,节奏明快,带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和乡土气息。2015年6月,宁海县的“冠庄船灯”成功入选宁波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冠庄成为“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当地正月十四“闹元宵”离不开船灯舞表演。明末清初是宁海船灯舞表演的兴盛期,据调查,有过船灯表演班子的村镇有20多个,分布在北至象山港,南至三门湾一带。抗战前后,宁海的船灯舞表演趋于衰落。1979年,宁海的船灯有过复兴的机遇,其时正值宁海县“民间文艺大普查”,有文化工作者将回浦村、山头村的船灯重新挖掘了出来,并邀请他们参加当年的县城“民间文艺大会串”。后来由于经费没保障、学习者少等原因,这一民间表演艺术再次遇冷。2006年,“冠庄船灯”重新恢复,2011年又中断了,到2014年再次恢复。

  “2006年,带着50多位妇女搞船灯。那时的船灯比较重,30多公斤的船灯由两人抬着,10公里的路程走了3个多小时,实在是走不动了,很多人退出。”船灯传人潘自强介绍说。

  2015年11月,潘以苗出资3万元在民政部门注册了船灯俱乐部。俱乐部经常组织村里的妇女进行排练,除了船灯,还有鼓亭、锣鼓等,全队固定演出人员有40人,参加者年龄在20岁到60岁之间。

  有别于北方的单船单人表演的“跑旱船”,宁海的船灯舞以双船四人组合表演的形式进行,戏曲化形式浓重,又不同于浙东地区的“采莲船”,是一种颇具地方特色的灯舞。船灯舞一般在开阔的天井或晒场上表演,服饰与越剧相同。每到一地,先由四个持高脚灯笼者占据四角,划好表演范围,以防观众拥挤影响到表演。一番开场锣鼓后,表演正式开始,一般是双船(称“龙凤船”)队形,每船各有两名表演者,分别饰小生和艄公及小旦和船娘。舞动时一般不唱,表演者依乐队的锣鼓点子变化而变换步伐。歌唱时一般只摆动船灯在原地踏步,常见的驶法有“穿八字”“驶四角”“龙吃水”“大转圆”和“倒踢靴”等。早期唱的多为平调戏的《赶船》《教子》片段,讲求的是情节性和教化意义,后期把京剧、乱弹等戏的曲目甚至民歌小调也引入演唱范围。

  作为一种灯舞,船灯的制作是否精美也是人们品评优劣的一个方面。宁海的船灯一般用竹片扎成长约2米、宽80厘米的长圆形船架子,在架子的中部再扎上高约90厘米的亭阁。亭阁四面开窗,供人观赏演员所扮角色的表情。船架以黑或青色的土布蒙成船的模样,画上海浪的图案,以遮住表演者的腿脚。用锡箔或彩纸装饰船中部的亭阁,在亭阁的四个飞檐上挂上灯笼。船中和船尾可容纳两人,并有稍作舞蹈的空间。表演者用绸布条将船系在身上,用双手拎起船舷,以快速平稳的碎步前行,似水中行舟状。

  最初的船灯伴奏为平调,当时叫“三坑调”,而且船灯舞重视整体表演和情节性,与一般的“跑旱船”有所区别,因此有一些老船灯表演者认为它有可能是早期宁海平调艺人从“台上跑台下”的一种创造。其理由有三:一是早期宁海平调有一折《赶船》的戏,说的是书生潘必正驾舟追赶所爱的道姑陈妙常的船,该戏在舞台上的拟船动作和宁海船灯舞表演套路颇为相似;二是宁海船灯表演最出色的村庄如回浦、山头、新城等地,历史上曾办过平调班或活跃着一批著名平调艺人,其中回浦村的“潘紫云班”持续了几十年;三是清咸丰年间,社会动荡,确有一些平调班子散伙,失业的艺人有可能在春节、元宵之际,以其一技之长去抓收入,把台上的戏拿到台下来演。

  现今,宁海船灯舞只剩下冠庄回浦还有表演队伍。据表演艺人潘国顺(1937年生)说,他们村的船灯舞是在清同治年间开始流行的。当时船灯有凤、狮两种,辅以宁海平调,素有“宁海第一家”之美誉。清末以来,每逢元宵就有队伍走村串乡四处表演,后在社会动荡中渐趋式微。

  2002年,宁海举办徐霞客开游节,有人建议将宁海的民间艺术重新搬上舞台,这点燃了人们挖掘与保护传统民间艺术的热忱。在县文化馆与街道的支持下,潘功闯、潘仲康、潘自强等一批船灯传人、老文化人,带领村民致力于船灯的制作、舞蹈的编排、唱词的整理。2006年至2010年,“冠庄船灯”连续5年参加宁海县的“5·19”大巡游活动。2015年9月,“冠庄船灯”赴杭州参加中国(浙江)非遗博览会演出,获得“优秀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