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1月25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领导干部怎样管好“身边人”

  毛 矛

  

  领导干部的“身边人”,是指其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身份特殊,管理复杂。领导干部怎样管好“身边人”?笔者认为,老传统里有真经,像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对待“身边人”的做法,给人启示,值得学习。

  据彭德怀的老警卫员景希珍回忆,全军首次评定军衔时,景希珍认为自己评低了,闹了情绪,还与人吵了起来。为此,彭老总把他狠狠批评了一顿,还讲了不少道理。这是领导干部严管“身边人”的一则范例。有的人在领导身边工作久了,脾气见长,所在组织的管理效能极易被弱化,领导干部的教育责任就不能缺位。

  另有一则故事,说的也是警卫员与首长的事。某将军,战争年代多次受到警卫员挺身掩护,两人结下深厚感情。建国后,警卫员找到他,反映单位分配住房不合理,想请老首长出面说句话。但老将军严词拒绝了,一番话意味深长:“你曾经在我身边工作,那是组织派来的,我们之间是工作关系。现在,你有你的支部,我有我的支部,你认为房子分得不合理应该向你的支部去反映,如果每个首长插手工作人员的具体问题,那基层组织还怎么开展工作?再说了,我怎么知道那房子分得是否合理?”

  老将军的话,无情胜有情,不管胜于管,有很强的原则性和组织观念。特别是点明了领导与工作人员之间是工作关系,这是问题的关键。现在,有的领导干部把与工作人员的关系演化成人身依附关系,超越组织原则。有的“身边人”成为“小圈子”里的“核心层”“紧密层”,狐假虎威,耍特权、谋私利。

  对“身边人”怎样管,不仅仅是方法问题,还在于领导干部的党性原则和精神境界。有资料提到,东海舰队原司令员马龙将军的几个子女在所属部队服役,为避免基层干部误判,马龙视察工作时尽量避开子女所在单位。几个孩子,有的提升干部,有的复员退伍,他从不过问。可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其儿子所在部队要奔赴战场,马龙去作战前动员,公开声明:“某人是我的儿子,这次他也要去。如果他不去,你们大家都可以不去。”这样的战前动员自然令人信服,也可以说对亲属管到了家。

  领导干部管好“身边人”并不是太难的事情,关键在于是否真心想管。至于管不管、怎样管,其间还真有不少“花花套路”。有的公开打招呼要求对“身边人”特殊关照;有的对“身边人”的违法违纪行为默许甚至纵容;还有的表面上对“身边人”要求严格,话外之音则是另眼相看。苏荣、白恩培等“家族式腐败”、程维高两任秘书受到惩处,就是深刻教训。

  既然“身边人”是借用领导的影响力为非作歹,那么领导干部就脱不了干系。当然,管好“身边人”,从根本上讲,还是要净化政治生态,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试想,如果领导干部用权受到了限制,“身边人”又怎么能“跟着老虎吃肉”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