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笔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2月03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诗文里的鸡

  冷枫

  

  我国有着历史悠久的鸡图腾崇拜。鸡和“吉”字又同音,于是鸡就成了咱们这个擅用谐音表达喜庆氛围的民族首屈一指的吉祥物。历代关于鸡的诗文层出不穷,我们不妨回顾一下相关文字,看看鸡这种寻常家禽在中华文化中有着怎样特殊的地位。

  颂扬鸡的古文,最著名的大概要属韩婴的《鸡有五德》。韩婴是初汉时期的燕人,文帝时为博士,景帝时为常山王太傅,汉代“三家诗”《韩诗》创始人之一。《韩诗》中提到了“鸡有五德”———“头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在韩婴看来,鸡具备“文、武、仁、智、信”,有德如此,堪称动物界的楷模。

  《太平广记》中有《陈仓宝鸡》一文,乃是个志怪故事。从这个故事里不难看出当时的人们对鸡已有一种崇拜心理。他们认为,鸡是能够识别妖怪的神奇动物。所以后来秦穆公将雌山鸡化成的那块石头放在了汧渭之间,祈求它能为秦国降福。事实上,秦国果然不断强大,穆公自己也成了春秋霸主。陈仓这个地方则改名“宝鸡”。宝鸡地名的由来说明在古人心目中,鸡是一宝。

  《孟子》里有一名为《攘鸡者》的篇目,甚短:“今有人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这是一则言简意赅却极具讽刺性和劝谕性的寓言。告诉人们知错应速改。不要明知不对,还拖拉,扭捏,为自己找各种借口。文章中攘鸡者的自我辩解,纯属文过饰非,自欺欺人。

  在古代关于鸡的诗文中,有一类是表现“斗鸡”这一娱乐活动的。如“建安七子”之一的刘桢写过一首《斗鸡诗》:“丹鸡被华采,双距如锋芒。愿一扬炎威,会战此中唐。利爪探玉除,瞋目含火光。长翘惊风起,劲翮正敷张。轻举奋勾喙,电击复还翔。”曹植也写过同名诗歌:“游目极妙伎,清听厌宫商。主人寂无为,众宾进乐方”。这里的“乐方”指的就是斗鸡。汉魏六朝之间,斗鸡之戏在文人圈中盛行。于是曹植、刘桢、粱简文帝、庾信、徐陵等众多诗文名家都写过“斗鸡诗”,并流传至今。说到斗鸡,不妨再赘言几句。我国从西周开始就有斗鸡活动了。至唐代,从宫廷至民间,皆以斗鸡为乐。唐玄宗还非常夸张地招聘了五百名少年,在宫里建了个豪华养鸡场,一气养了七千只斗鸡。

  而出自《庄子·达生》的“呆若木鸡”一词也和“斗鸡”有关。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憍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说齐王好斗鸡,为了能在斗鸡场上取胜,请了专家纪渻子帮他驯鸡。齐王是个急性子,三天两头派人来问:鸡驯好了没?纪渻子说鸡一见对手就跃跃欲试,那就说明还没驯好。而当纪渻子终于报告齐王鸡已驯好时,那鸡却似木鸡。然而别的鸡看到它那副呆样却吓得立即逃跑,所以齐王斗鸡场场获胜。庄子想说的其实是———“呆若木鸡”不是真呆,而有点“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的意思。也即:真正有大智慧的人往往是韬光养晦,不露真相的,表面看上去或许愚钝、笨拙,其实不容小觑。因为他们内里非常成熟老练,功夫艰深。反而是那些不学无术的人往往盛气凌人,不可一世。两相较之,高下立判。

  古人喜欢将鸡入诗是毋庸置疑的。白居易的《晨鸡》写“买得晨鸡共鸡语,常时不用等闲鸣。深山月黑风寒夜,欲近晓天啼一声。”李商隐的《赋得鸡》云:“稻粱犹足活诸雏,妒敌专场好自娱。可要五更惊稳梦,不辞风雪为阳乌。”然而我觉得写鸡写的最有风范,最具气魄的还是明太祖朱元璋。这位出身草根的帝王写过一首很厉害的《金鸡报晓》。为什么说“厉害”呢?请看原文:“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三声唤出扶桑日,扫败残星与晓月。”此诗前两句俚俗谐趣,貌似村野之人的打油,然而后两句却瞬间逆转,昭天唤日,气势披靡,果真非雄主不能为此句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