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2月09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看“三色”就是彰显干部的“本色”

  虞舜客

  

  在2月6日召开的浙江省剿灭劣V类水工作会议上,一位地市领导在表态发言中说:“剿灭劣V类水这场战役能否真正打响并打赢,关键看干部的‘肤色’,看水质的‘颜色’,看群众的‘脸色’。”听罢此言,笔者颇觉耐人寻味。

  由造成劣V类水之错综复杂的原因所决定,全面彻底剿灭劣V类水,必定是一场恶战和硬仗。而作为一种较为形象的说法,看干部的“肤色”,看水质的“颜色”,看群众的“脸色”,究其实,就是要看各级干部参战上阵的作风,看剿灭劣V类水的实际成效,看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如果干部“肤色”依旧,劣V类水“颜色”依然,老百姓“脸色”难看,则意味着剿灭劣V类水这场硬仗没有打赢,充其量,不过是“轰轰烈烈搞动员,扎扎实实走过场”而已。

  事实上,我们做任何一项工作,尽管工作的对象和内容有所不同,但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致的,这就要求我们将“看肤色、看颜色、看脸色”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的参照系。

  看“肤色”,就是要求各级干部必须强化担当意识,从单纯听汇报、批文件中走出来,从闭门造车拍脑袋中走出来,深入基层走村入户搞调研,深入实际去当协调解决具体困难、矛盾和问题的组织员和指挥员,深入群众去听民意、纳民智、解民困。要不怕风雨刮,不惧晒黑脸,敢于和甘于在流大汗、吃大苦中向群众学习,接受群众监督,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攻坚克难的能力和素质。

  看“颜色”,就是要看工作质量的“成色”。任何一项工作都有质量的要求,工作结果的“颜色”愈好、“成色”愈高,则意味着工作质量愈高愈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抓住提升工作质量这个“牛鼻子”,切实弘扬精益求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工匠精神,在学会抓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上下功夫,在注重细节和完善细节上花力气,在追求极致、追求完美上作努力。

  看“脸色”,也就是要看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是啊,群众对各级干部所选择的事情以及办理结果是高兴还是不高兴,有时就写在他们的脸上。因此,各级干部要把群众的“脸色”当作晴雨表、风向标,既要选对实事和好事,更要将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以群众的“脸色”为镜,可以照出我们的差距和不足,看到问题和矛盾,以更好地弥补和改正。

  看“肤色”、看“颜色”、看“脸色”,从表面上看,三者似乎相对独立、互不搭界,其实有着非常紧密的内在逻辑。“肤色”影响着“颜色”,“颜色”又决定了“脸色”。换言之,“肤色”只是手段和形式,“颜色”与“脸色”才是目的和结果,可以说,三者互为因果,且缺一不可。这也启示我们:从事任何一项事业或者着手任何一件工作,必须将这三者有机整合起来,运用辩证的观点学会系统抓、抓系统,掌握融通的理念学会统筹抓、抓统筹。

  看“肤色”、看“颜色”、看“脸色”,说到底,彰显的是各级干部尤其是共产党人的一种政治情怀和政治本色。或者说,这是积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生动展示,是模范遵守“三严三实”党性原则、党的纪律的有力举措,是认真涵养理顺群众情绪、学会做群众工作基本功的必然途径。

  眼下,全面深化改革正在进行之中,到群众中去、到基层一线去、到改革的最前沿去,树立和保持干事创业看“肤色”、看“颜色”、看“脸色”的作风和习惯,显得尤为重要。2月6日上午,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抓改革的关键,要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来抓,不仅亲自抓、带头干,还要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做到重要改革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察,扑下身子,狠抓落实。”领导干部固然需要“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作为各级干部也自须前赴后继、紧紧跟上,并确保“叫得应,拉得出,打得响”。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