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田园·乡愁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2月22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周行德:

倾情“老底子”竹编50年

图为周行德在竹编。
(陈朝霞 周唯轶 摄)

    本报记者 陈朝霞

    通讯员  周唯轶 史 媛 

    随着时代的进步,新技术与新材料不断出现,带有农耕文明印记的纯手工竹编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一道渐行渐远的风景。但在海曙区章水镇朱梅村,有一位名叫周行德的古稀老人,16岁跟随师父学习竹编,与翠竹结下了不解之缘,半个多世纪来从未间断,一直坚守着这份老手艺。

    邂逅周行德是在一个上午。笔者路过朱梅村振兴西路时,路边一名老人正在专心致志地捣鼓着手中的竹子,缠、绕、卷、织,动作娴熟,很快,一个镂空的精巧竹篮模样器具便出现了。这名熟练的竹编匠人就是今年70岁的周行德。笔者好奇地停下脚步询问,老人告诉笔者,这个竹编器具叫作“刀篓篰”,是村民在上山时候绑在腰间用来放刀的器具。

    周行德一边编织一边介绍,竹编工艺品看似造型简单,其实工艺比较复杂。第一步要上山挑选适合竹编的毛竹,然后再进行刮节、劈篾、过剑门、刮光等多道工序,才能做好竹编条,这是竹编最基础的准备工作。接下来的竹编工艺则是靠手艺人的经验和手艺了。“竹筐、竹箩、竹篮、竹盘等,越是小巧的工艺品,手工艺越是复杂,讲究也更多。”周行德表示。在他家里,到处放满了他手工制作的竹编用品,有菜篮、洗帚、晒箕等。

    周行德告诉笔者,他16岁初中毕业就跟师傅学做竹编这门手艺,到今年已有50余载。其间,周行德做过很多其他工作,但竹编手艺这门“童子功”一直没有荒废。他说:“舍不下这份老手艺,只要有时间我就会拿起竹子编织。家里有了很多竹编器具,多余的成品会便宜卖给附近的人,这也让自己有了继续编织的动力。”

    正聊着,手上提着菜篮的村民邵锡燕走了过来,她也情不自禁地夸起周行德的好手艺:“我手上拎着的这个菜篮就是从周大伯这里买的,每天买菜离不开它,已经用了10年,颜色从原本的青绿色变成了现在的黄褐色,还是结实如初,越用越顺手。”

    面对现在会手工竹编的匠人越来越少、塑料袋等现代器具代替竹编器具的现象,周行德感到些许遗憾。他说,年轻人大多搬到了城里,有了各自的生活,自己还是愿意待在村里,守着这份竹编工艺。“就是陈的香,不管怎样,随着年代的变迁,还是用老底子手艺做出来的东西实用美观,让人心里踏实。”他感慨道。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