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坤在《光明日报》刊文说,节后,新一轮的求职旺季又来了。据统计,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增至795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就业任务繁重。同时,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的“顽疾”依然存在,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提出,到2020年,实现就业规模稳步扩大,就业质量进一步提升,城镇新增就业共计5000万人以上,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从这份规划中可以看出,增量、提质,将是未来几年稳就业的基本落脚点。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要实现比较充分和高质量的就业,筑牢民生底线,就要不断在新业态、新模式、新经济上做文章,切实增加就业的含“新”量。首先,创新是增加就业含“新”量的根本方向。要大力发展新经济,特别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以及分享经济等各类新业态、新模式的加快发展,开发更多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其次,改革是增加就业含“新”量的基本动力。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生产+加工+科技”的现代农业产业园,鼓励农户和返乡下乡人员通过订单农业、股份合作、入园创业就业等多种方式,参与建设,分享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