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记忆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3月17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细说当年五洞闸的“站”

1956年,慈溪第一台拖拉机开进五洞闸(桑金伟翻拍自《慈溪县志》)
五洞闸大岐山脚下的毛主席批示墙,现已成为慈溪市级文保单位
历史悠久的古窑浦流经九站、十站、十一站、十二站入海

    桑金伟            

    慈溪五洞闸对上年纪的人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它曾是毛泽东树立的一面“红旗”,也是安置了大批宁波、慈溪知青插队落户的乡村。

    我在五洞闸十二站支过农,那时五洞闸老百姓称村为“站”。尽管“站”不如“大队”或“村”名见经传,且“站”的正规使用期又很短暂,但几十年过去了,它竟还停留在人们的口中。

    那时五洞闸公社地域大致由5个区块组成:一站、六站、七站、上八站、下八站、十四站在大岐山周边,离公社驻地最近;三站在三塘头,距师桥镇较近;四站在高背山,最偏僻且离海最近;二站、五站、十三站在五洞闸闸址一带,这里才是五洞闸之称的源头;九站、十站、十一站、十二站在古窑浦,它们是大村,占了整个五洞闸公社近一半的比重。此外还有鲜为人知的十五站、十六站、十七站和十八站,在高背山南侧。这几个站原是师桥镇农民的“地舍”,即因耕地离家远,为便利生产,就在耕作地边上搭建暂息的草舍,故称“地舍”。设“站”时也将这些“地舍”编入了,不久又回归师桥镇,这4个站自然被取消。因此当时五洞闸公社有15个站。

    凑巧的是,在祖国版图“鸡冠”上的黑龙江省的嫩江到漠河一带,也有同样的“序号+站”的地名。这个“站”的区域要比五洞闸的“站”大,而且部分仍作为固定地名在继续使用,即使在目前的《黑龙江省地图册》上也能找到它们。它们是墨尔根古驿道上的驿站,墨尔根古驿道全长700多公里,全线共设32个驿站。由驿站演变而来的乡土地名,堪称黑龙江地名文化的一道风景线。

    五洞闸下属的“站”则不同,它产生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农业合作化时期,是生产实体名称。

    在中国当代史上,通常将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称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实现农业合作化是首要的任务。

    1952年4月,慈溪的岐山乡(后成为五洞闸公社所在地)趁着强劲的农业合作化东风,建立了全省第一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社)——五洞闸集体农庄。当地大岐山农民罗祥根担任了社主任。

    初级社与高级社,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公有化的程度。初级社往往用土地入股,保留社员的生产资料私有权。而高级社则将全部土地划归合作社集体所有,但允许社员保留少量菜地(自留地)。

    五洞闸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初创时,在罗祥根带领下,有14户农民48人、149.91亩耕地。到1955年初,入社农民达到185户,棉花亩产跃升到前所未有的50.5公斤,显示了高级社的优越性,获得了国务院授予的棉花丰产奖。是年,全岐山乡办起了8个高级社,入社农户占全乡总农户的92%。这年12月27日,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对五洞闸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材料写了评价极高的按语:“看完这一篇,使人高兴……这个浙江省慈溪县五洞闸合作社的了不起的事例,应当使之传遍全国。五洞闸合作社所在的这个乡——慈溪县的岐山乡,有92%的农户加入了8个高级社,谁说高级社那么难办呢?”现在这道写有按语的“批示墙”已成为慈溪市级文保单位。

    毛泽东的这一批示极大地鼓励了慈溪。1955年、1956年,五洞闸高级社与周边的社合并,成为拥有社员1462户、耕地10784亩的大型高级社。

    为了更好地管理,五洞闸高级社内建立“耕作站”,一个村为一个“耕作站”,五洞闸的“站”就这样问世了。1956年春天,慈溪县的首辆拖拉机开进五洞闸,这样拖拉机可以在15个耕作站轮流作业了。显然,五洞闸的耕作站是个生产单位,与现在农业管理部门中设的耕作站、植保站、种子站之类的职能机构不同。

    人们使用称呼总是越简便越好,在五洞闸我从来没听到过有人称“耕作站”,而是称“站”。久而久之,人们也淡忘了这个“站”的“出典”。

    创造性地设立“耕作站”,是五洞闸在农业合作化中始终处于先列的表现。即便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即我们插队落户的时期,五洞闸管理之正规、公有化程度之高,在慈溪仍是首屈一指的。

    1958年9月11日,观城、鸣鹤两个区在东山头召开了有6万人参加的群众大会,会上宣布慈溪县第一个人民公社——五洞闸人民公社成立。已经成为全国人大代表的罗祥根为五洞闸人民公社党委书记。不久人民公社覆盖全县,其中五洞闸公社为最大。

    讲到五洞闸公社,就不能漏了罗祥根。罗祥根(1929年—2014年),慈溪人,全国劳动模范,1949年入党。第一、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52年创办全省最早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带领群众植棉,并总结出滨海植棉经验。2012年《浙江日报》公布的“推动进步的力量60年60人——传媒人眼中浙江最具影响力人物”中,罗祥根名列其中。

    当时的五洞闸不仅仅是一个地名,而是成了如“东方红”“东风”等一样具有时代特征的“热词”和品牌。也因此,五洞闸接受了如此多的知青。

    1959年2月,慈溪全县各人民公社除五洞闸保留原名外,其余均恢复原名。1960年慈溪县划小了人民公社的建制,恢复了“区”一级行政机构,并复用原地名。至此,五洞闸的“站”,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15个站变成了15个大队,编号照旧。然而“站”的名称,在人们口中久久未绝,直至今天。

    1983年9月,慈溪恢复了乡、村建制,乡相当于原来的公社,村相当于原先的大队。历史就是这样有趣,从“村”到“站”到“大队”再到“村”,兜了一圈回到老地方。

    现在古窑的4个村已合并成古窑浦村,并归属掌起镇;二站、五站、十三站及四站合并成五洞闸村,“五洞闸”这个大名终于被保留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