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笔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4月14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乌米饭滋味长

    蒋静波

    还记得儿时的一个春日,母亲从山里带回一包或红或黄的树叶,倒在米筛上挑拣着。我想抓一把去玩,被她制止了,母亲神秘地对我说,她要用树叶变一个戏法出来。嘿,树叶能变出什么戏法来,难道还可以当菜吃、当饭咽?我旋即跑出去玩了。不久,我家的厨房里飘出阵阵芳香,那可不是一般的香哟,是一种从未闻到过的浓浓的草木香,直钻鼻腔。难道这是树叶之香?我急急冲进家门想看个究竟,见母亲正在灶间烧饭,那香味正是从锅里飘出来的。我再也不移半步,想看看树叶究竟变出什么戏法来。好不容易等到开饭,母亲一掀锅盖,我往里一瞧:是一锅黑不溜秋的米饭!正疑惑间,饭已上桌。见那洁白瓷碗里的乌黑的米饭,粒粒晶莹剔透,我捧着碗闻了又闻,香得连鼻子快要掉下来了。母亲笑我这番模样好比小黄狗第一次见到肉骨头。那一餐,我只稀罕捧在手中的这碗乌米饭,一口气吃了两大碗,竟冷落了难得一见的红烧肉。

    每年农历四月,江南一带自古有吃乌米饭的传统习俗。乌米饭,顾名思义是黑色的米饭。将米饭染成黑色的是一种叫南烛叶的叶汁。南烛叶又叫南烛、乌饭树,古称染菽,为杜鹃花科多年生被子植物,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古书载,南烛叶有补益脾肾、止咳安神、明目乌发的功效,适宜体质衰弱者食疗调补。它的果实南烛子,又称乌饭子,秋季成熟,是孩子们钟爱的野果。

    在江南,漫山遍野都舒展着南烛叶的身姿。南烛叶一般高及半腰至一人,叶呈椭圆形或卵形,叶端尖细,闪着革质的光泽。春日的阳光照耀着斜斜的山坡,和煦的微风吹过,南烛叶纷纷抽出嫩芽。最嫩的叶芽呈深红色,其次是淡红、黄绿、嫩绿、翠绿,片片鲜嫩油亮。刚抽嫩叶时,嫩枝也呈深红。轻轻一摘,深红、淡红的叶芽偕同嫩枝一同落入手中。上山摘南烛叶的多是成年人,他们一般不让孩子们来采,怕孩子们不小心误采其他树叶。

    做乌米饭是件细致活,方法有两种。如果时间充裕的话,不妨将洗净的叶芽置于容器内捣碎,捣出的叶汁呈褐色,像煎熬而成的中药汤水,稠稠的,香香的。将叶汁倒入淘洗过沥干的糯米中浸泡半天至两天,蒸出来的米饭粒粒乌黑饱满,香润肺腑。如果想少费时,就将叶芽放入清水中煮沸后,改用文火煮半小时左右,待汤水成褐红色,滤去叶渣,将适量的汤水倒入盛有糯米的锅中煮。

    显然,用第二种方法煮成的乌米饭在色香上稍逊于第一种方法,但操作相对简便。我家多采用此法。即便如此,在烧煮过程中,也会引得路人频频相问:这么香,是煮乌米饭吧?饭熟后,掀开锅盖,呵!一股热腾腾的蒸气挟裹着郁郁的芳香,让人陶醉不已。煮一锅乌米饭,叶芽多寡并无标准定量,叶芽多,色愈浓,味愈香,一般三四口之家,需要二三斤叶芽。

    乌米饭并非单指用南烛叶做成的米饭,其实也可以是用其叶做成的其他美食。南烛叶的叶汁是绝好的食品染剂,许多食品浸入其汁,皆可成为别有风味的佳食美肴。如宋美龄最爱吃的一道菜“赛熊掌”,是乳白色的清汤炖黑色的“熊掌”,此“熊掌”并非真熊掌,它是用南烛叶的叶汁浸过的猪爪。家乡的山里人做麻糍,也喜欢在食材中拌入南烛叶的叶汁,成为黑麻糍。其他还有粽子、饺子、面条、寿司、花生……这些美食经南烛叶的叶汁浸染后,乌黑如墨,清香扑鼻,别具风味。想起前几年开始流行的南烛叶洗发水,大概也受此启发,得到想拥有一头乌发人士的欢迎吧。

    乌米饭,承载着一种浓得化不开的乡愁。前几年,苏州办起了乌米饭节,撩拨起大批游子的思乡之情。听说有些地方开发出的乌米饭产业还相当红火。前几日,久居国外的表妹,连发几条微信相问,乌米饭可以吃了么?我爬上家门口的乌鸦山,南烛叶已悄悄抽出了深红的嫩芽。亲爱的,春天来了,快回来吃一碗馨香的乌米饭吧,还有那软糯的黑麻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