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4月14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造、意象与精神向度

——方其军自选诗集《炊烟》读后

    罗鹏飞

    方其军曾在其首部诗集《一个人的诗经》自序中写道,“我对自己说,写诗不能耍小聪明、小技巧;不要玩小情调、小趣味。”后记中又说,“在今后的写诗生涯中,我觉得自己应坚持两个守护,一是守护文化,二是守护爱。” 他有否遵循自定的规矩?这是我2017年春读《炊烟》的初始动因。

    在重物质轻精神的当下,能够耐得住寂寞观察社会脉搏、潜下心来梳理个人情感的年轻人寥寥无几,方其军是其中之一。两部诗集中的好多作品从本地报刊崭露头角,再进入省级、国家级报刊,《诗刊》《诗选刊》上已经有他的一席之地。在写诗的征途上,他一路艰辛,一路探索,厚积薄发。

    2010年我读《一个人的诗经》时,曾有以下想法:方其军热爱文学是选对了路,因为文学可以滋养人的心灵;迷恋写诗是走错了门,诗歌太小众,发表的平台稀缺,书房抽屉可能是诗篇长眠的所在;在如此喧嚣的时代,竟然还有一个不到而立之年的小后生在写诗,想在如此小众化的文体中寻找出路,太冒险了;他或许是一粒在诗坛上即将破土而出的嫩芽,正在一息不停地往上拱,长期坚持,必将引起人们的关注;他诗路开阔,题材广泛,崇尚先贤,探古为乐,但写古今中外历史文化名人的诗篇较多,有借梯登高之嫌。

    当我读了《炊烟》后,以往的杞人之思立刻释然了。《炊烟》分“微信时期、微博时期、博客时期、BBS时期”四辑,共96首。从创作选材上,他继续发挥文、史、哲基础知识厚实的长处,写了许多有关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交融的文化诗,同时关注当下现实生活,如《外卖小哥语录》《没有远方》《拔地而起》等诗篇,无不真切记录了时代的律动和个人生命情感的体验。

    方其军是个行走大侠,身强力壮,年轻气盛,精力充沛,他追寻历史文化名人云游四方,读他的诗集,文化地标的现场感特别强。他融观察员、思想者、分析家、裁判员于一身,嗅觉灵敏。他擅长冷静思考,能与世界保持一定距离,捕捉稍纵即逝的诗意。他的阅读量惊人,中外古典诗、现当代诗广泛涉猎,诗歌创作理论学养较厚,创作实践上能娴熟驾驭各种修辞,诗人的气度正在慢慢形成。

    诗是用文字凝固的人性、人心、人情的特殊表现形式。诗应该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有机结合的产物,但这个“结合”难度很大。纯写实,句子像木棒,文字变秤砣,没有飞翔的姿势,读之无味,自然传播的效果相当差;纯浪漫,游离生活实际,容易无病呻吟,句子如浮云,文字似露珠,经不起阳光的照射,给人以虚无缥缈的感觉。《在医院遇到受伤的常美丽》《杀牛》等诗篇是虚实结合、分寸把握得很好的佳作。“用铁箍套住它的头/接上电线/一插上电源它就毙命……用榔头吧,对准它的脑门……用刀直接割断它的脖子就行……麻雀般的几堆人/讨论怎么杀掉一头牛/出第一个主意的是赵电工/出第二个主意的是张石匠/出第三个主意的是孙屠夫/牛,安安静静地站在那儿/它给他们都耕过田/最后那句狠话是它的主人说的。它没有逃/它喘出的气是一片雾/它在怀念田野/哞——满眼热泪。”这首《杀牛》融怜悯、焦虑、无奈、纠结、从容、意外、回报、残酷诸情感于一体,颇见作者的功力。

    优秀诗作无不遵循“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发时代之先声,启智慧之先河,与时代同频共振”的节奏,在我非常有限的读诗视野里,发现诗人洞悉社会离不开三副眼镜: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其实,生活中无处不产生诗,古人说:“目所不见,非无色也;耳所不闻,非无声也。”关键是我们有没有披沙拣金的诗心、诗情、诗意、诗魂。最近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引发的“诗歌热”,是我们共同期待的,因为完美的生活不单单追求房子、车子、票子、孩子、妻子,还应当有追求诗意的精神向度。生命在活出长度的同时,还要活出深度和厚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