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笔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4月21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芦江入海流

    石志藏

    芦江水自山中来,芦江之水入海流。

    我的老家紧邻柴桥,小时候去柴桥镇上,不知怎么的总会从柴桥的桥头上伸出脑袋望望那盈盈的芦江。参加工作后,我曾在柴桥工作生活了五年多时间,每当我看到芦江源头那缓缓而来的一汪碧水,看到芦江两岸广袤田野上的桃红柳绿,看到芦江水穿过古桥神态悠悠地走向东海,我的内心如同被江南春雨滋润一般,顿感温柔而又舒坦……

    芦江是柴桥人民的母亲河。早在明朝时,柴桥已形成集市。至清乾隆年间,已形成了众所周知的每逢农历“一·六”大市、“三·八”小市的商贸文化现象。方圆几十里乃至隔海相望的沈家门、六横、佛渡等地客商和百姓,也会前来赶集。岛上客人除了带来黄鱼鲞、墨鱼鲞等干货外,还有一种叫“佛渡红烤虾”的海鲜产品,因其价廉物美,广受当地群众喜爱。

    历史上,柴桥之所以成为浙东商贸重镇,主要是由它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决定的。在交通不发达的从前,柴桥长期以来依靠邻近穿山港的海运和穿镇而过的芦江内河航运水系作为运输通道,后来又有宁波至穿山的国道线作为交通要道,与上海、宁波、舟山、台州等地连接,实现商贸往来。

    早年,柴桥运往宁波的多以“山货”为主,柴桥本地以及郭巨、白峰、上阳、昆亭、三山的金弹、番薯干、淀粉、茶叶、水果、鲜笋、鱼鲞、蜜饯,还有竹木制品及各种家禽家畜、野味等;而从宁波贩运到柴桥的主要是轻纺工业品,如日用百货、南货、绸布、药材等。

    如果说芦江是古镇的血液,那么,沿江延伸的老街,则是古镇饱经风霜的青筋,是古镇历史的注脚,它演绎着古镇说不完道不尽的风情。

    老街先前的路是用红石板铺就的,两侧临街建筑便是纯木结构的二层瓦房。考究的人家将两扇大门涂得漆黑,再配上一对怒目铜狮口含铜环,铜环兼作叩门。大门进去,乃一石板铺成的小院子,曰:石板明堂。明堂周围根据主人家境的殷实状况,便有诸多的讲究,或雕梁画栋,或飞檐细脊,或石板添花,或围墙耸然……上楼须经木扶手路梯,踩上去或结实无声,或吱嘎作响。二层多作卧室,木结构楼层,从前是奢侈生活,闺阁千金,推窗取景,冬暖夏凉,令一般人好生羡慕。

    老街最怡人的风景,当属商铺,街上摩肩接踵之间或声声叫卖,或讨价还价,店堂内或行令猜拳,或小二唱喏……如逢“市日”倍添景致。

    柴桥历史上店铺多时在200家左右。据《镇海县志》载:“镇海解放前夕(柴桥)有中药店80户,其中县城大生堂、柴桥养正堂创办最早”。“柴桥养正堂创办于清道光七年(1827年)。”养正堂生产的眼药,除供应国内外,还远销新、马、泰和印尼。由此计算,柴桥养正堂创办距今已有180多年历史。柴桥历史上有名的店家还有“锦生棉布”“美丰杂粮行”“正茂南货”“阜成典当”“宝盛银楼”等,真可谓是商贸、金融业齐全。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少年时,不敢奢望去宁波城,父亲偶尔带我去柴桥赶集,就高兴得不得了。老家白峰小门到柴桥需要翻越两座山岭,来回要走三四十里山路。到了古镇的标志性建筑柴桥头,方知柴桥的热闹,才第一次知道柴桥有条芦江,桥是建在芦江上的。随后,父亲会在街上,买一副大饼油条作为慰劳。记得有一年腊月廿六,我随大人来柴桥买年货,只见柴桥老街上人头攒动。父亲说,你自己要眼头活络,别跟丢了。年幼矮小的我,一条街跟下来,左看右看尽是人家的背脊,很快就晕头晕脑,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一方水土造就一方人。喝芦江水长大从芦江坐航船出去的柴桥人中,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宁波帮”实业家和商人。他们中有创办中国第一家灯泡厂,被誉为“中国灯泡之父”的胡西园;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质量与美誉度可与派克墨水相媲美的国货名牌民生墨水厂的创办人梅汀荪;以生产“白熊”牌薄荷脑,产品畅销海内外的新华薄荷厂创始人曹莘耕;以港口业享誉香港又回报故乡的和港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坤……

    伫立在静静的芦江边,我深切地感受到,一百多年来,芦江虽然哺育了一座商埠重镇,自身却没有多少商贾气,她还是那么朴实、宁静、祥和;始终我行我故,笑迎春夏,安度秋冬。

    芦江水自山中来,芦江之水入海流……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