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村老年人居家养老中心。(朱军备 摄) |
本报记者 朱军备 通讯员 胡根世 “沙里淘金勤作径,堤上古村景观新;成业还须通人和,方圆一派群心敬。”这首当地“秀才”创作的藏头诗,赞扬的是沙堤村的变迁和村党支部书俞方成在群众中的口碑。 近日,笔者走进奉化区溪口镇沙堤村,只见村民住房崭新漂亮,居家养老中心里老人们高兴地吃着免费午餐,一些村民在村里集中砌的大灶上烤笋…… “过去我们村可以说是最穷最苦了,就是个破烂村。现在,天天可吃免费餐,是整个溪口镇里最幸福的!”今年76岁的樊平良说。 千年古村,苦难深重的历史 这是一个古老的山村。据史料记载,宋朝元丰年间,监察御史樊良忠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同,辞官归隐,居于此地。樊氏家谱记载:“此堤自王山头起至瓦窑头止,怀抱族聚,地界剡源之末,东怀剡溪,西接雪窦山,南控公堂、高岙,北通白岩、溪口,至奉化系四十里。”沙堤因此得名,至今有900多年历史。据介绍,该村还是奉化水蜜桃的原产地之一,特别是在民国时期,在上海很有名。“那时候,一个银元只能买两只桃子。”村中老人说,如今村里有桃林1000多亩。 这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村庄。清咸丰年间,大平天国焚烧了全村。1941年,日本兵进村,要求一村民去当维持会长。该村民不愿当汉奸,偷偷逃走。日本兵进村搜捕,不见该村民,就杀害了十来人,他们还烧房,先是点燃一些公房,大部分民房焚毁,全村仅少量民房残留下来。 由于该村北靠大山,每遇大台风,山洪暴发,洪水常常淹没沿溪而建的村民房舍。历史和现实的天灾人祸,造成沙堤村房屋老旧,村集体经济贫薄。 60岁当村干部,一干就是九年 2008年,60岁的俞成方被选为村委会主任。为了当好村干部,他将自己的企业委托给别人打理,一心扑在村里。 头三年,他带领村干部,将倒塌的米厂建成标准化的村级医疗站;将倒塌的储备仓库、茶厂重新建成厂房,出租以增加集体收入。同时,新建了9座公厕,新建了3公里机耕路,造地80亩,新造村委会办公楼。2010年,俞成方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后三年发生的变化更大。俞成方带领村干部,新建了村服务中心、公园,绿化了村道,整修年久失修的大坑水库。同时,对一条穿村河道进行综合整治,使之成为集抗洪、治污、美化、休闲于一体的民生工程。 为了让全部村民住上新房,该村采取分期实施旧村改造。一期已建成新房168套,加上临街店面房26间,总建筑面积达6万平方米,至今已有半数村民搬进新房。笔者在村里行走,看到新建楼房如城市的高档住宅,尚未拆除的老房子低矮破旧,对比鲜明。俞成方陪同笔者来到一处空地说:“这里将再建起5万多平方米的新房,方案已定,力争月底动工。三年后,全部村民可住上新房!” 据了解,该村刚刚完成党组织换届选举,今年69岁的俞成方全票当选,继续连任。 63位老人享受免费餐,规划“花木长廊”2公里 时近中午,笔者走进该村的居家养老中心,正遇上60余位老人在排队打菜打饭。中午的菜是红烧肉、烤笋、夜开花烤洋芋,还有一个青菜汤。从3月13日起,沙堤村75岁以上的老人天天可到村里的居家养老中心免费吃午餐和晚餐。 按现在两素一荤一汤的成本计算,每人每天费用为12元至15元,一年下来需要二三十万元,还不算人工费、水电费等。这笔资金如何解决? “老书记有办法。”村干部樊幼掌说,这几年俞成方贴补村里的钱,数不清了,这次也是他带头出资。书记一带头,其他村干部、村民纷纷捐钱赠物,宁波城市阳光酒店总经理樊国运也慷慨出资,至今已收到20多万元爱心款。“不足部分由村集体资金开支。”俞成方说,这件好事一定要坚持做下去。 为节省开支,村委会还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向一户村民租了一块农田,村干部人人动手,翻耕后已种下了芋艿、毛豆等蔬菜,立夏时就可采收了。 村南面的剡溪日夜东流,溪边已种植了一些花木。该村干部酝酿了一个“花木长廊”计划,打算在这2公里长的沿溪狭长地带,引进各种名贵花木,形成一个集生产、展示、销售于一体花木产销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