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张倵瑃 孙仁斌 谷雨时节,作物新种,东北地区陆续开始春耕。记者在田间地头采访时,经常可以看到路边悬挂的禁止焚烧秸秆的条幅和标语,然而效果不尽如人意,辽宁省近期通报批评上百个乡镇政府、村民自治组织,火点责任人被问责近300人次。治烧荒不能只靠宣传,还得出实招。 烧荒是我国不少地方农村的传统,秸秆被付之一炬,是最经济也最简便的方式。有农民不理解:“祖祖辈辈都是种地前烧荒,为啥到如今烧荒就污染环境了?”另外,基层政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要管住千家万户的农民,力有不逮的情况也确实存在。 近年来,环保问题日益被重视。从各部委、省区市到县乡,每逢秸秆焚烧季,都会重申政策严防死守,从政府通知到田间标语,屡见不鲜,但结果是烧荒顽疾如故。治本还需出实招,不妨依靠科技创新合理疏解农民需求,真正使农民做到从“不敢烧”到“不想烧”的转变。 从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水平和现状来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推动秸秆资源化利用不失为一个妙招。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可生成7亿多吨秸秆,从目前各地的秸秆综合利用实践来看,秸秆气化、发电、做生活用具材料等多种循环利用途径是行得通的。如何使这些技术进一步完善、普及、推广,还需政府、科研单位以及相关企业努力攻关。 治理秸秆焚烧、烧荒等行为,还应理顺政府、企业、农民三者的关系。要合理分担治理成本,强化政府在政策扶持、规范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调动全社会参与秸秆综合利用的积极性。农民有了动力,才会自觉参与其中,禁烧才会有实效。 (新华社沈阳4月25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