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4月28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花一世界

——评东珠散文集《知是花魂》

    陈 峰

    东珠的散文集《知是花魂》,书名该是出自曹雪芹的《葬花吟》吧,“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作者也该有着如绛珠仙子一样敏感的心吧。看完此书后,心里有一股清泉潺潺流入,原来散文可以这么写,原来散文写作真的可以没有藩篱。

    全书写了16种花卉,剪秋罗、胡枝子、金莲花、杓兰、紫菀、虞美人等,每一种花洋洋洒洒一万余字,用一万字写一朵花,作者该具有多少的知识储备啊。但它决不像说明文那样枯燥单调,每篇文章就像一朵花那样美丽清新,又不乏山野之气。作者像福尔摩斯,一步一步沿着蛛丝马迹行进在探案的路上,直到最后才解开谜底。浩浩荡荡的各路知识如春风细雨潜入读者的心田,简直可以当成小说来看。

    开篇的《剪秋罗》,从蒲松龄写起,写到红蓼,作者说红蓼其实就是狗尾巴花,小时候代替黄牛吃过它,在《诗经》里,红蓼被称为“游龙”。历史上,红蓼和宋徽宗赵佶关系甚密,赵佶留有传世妙笔《红蓼白鹅图》,现在的仿宋体就脱胎于宋徽宗独创的瘦金体。接着作者写到自己故乡东北的一些野花们,小时候她经常会遇见“红”,后来突然不见了。作者又写到经历过的一场手术,注射麻醉剂后就像进入梦境,梦境里,蒲松龄在他的《农桑经》里告诉她,她千方百计寻找的“红”就是剪秋罗。作者又遍阅古书,发现它是汉宫里常见的野花,是典型的中国花,它还有一个别名叫“汉宫秋”。作者于是又联想到戏曲《汉宫秋》,为什么《昭君图》里的昭君总是身披红色?因为这“红”就像一株孤独的剪秋罗,与昭君出塞的心寒月冷形成强烈的对比。用这么多的铺陈来写一朵花的前世今生无疑是好看的,作者加入儿时的生活经历和解谜过程中的探赜索隐,语言带着童话般的灵动,跳跃着神性的光辉。

    在《水榆花楸》里,作者说,“这样的小果,得用舌尖品尝。用整张舌头,味道就薄了,不够分了。我急急地捏上一粒入口:酸,没有五味子那么浓。那酸,很懒的样子,躲在果肉里,不肯出来。我用舌尖把它唤出来!”在《野合》里,作者又说,“豆科的植物总是太淘气了,像是毕业于马戏团,它们是天生的模仿高手,进化出动物的外形,都是为了保命传宗。”这样的语言赏心悦目,无端端地让人展颜一笑。

    阅读,其实就是一种旅行,带你进入未知的世界。作者相信万物有灵,时而穿越到古代,时而又化身为植物。她着迷于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又痴迷于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左右钩沉。她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洒脱而率真。在《金莲花》中,她邀请萧太后、金世宗、忽必烈、马可·波罗来参加婚礼,让元好问也来,让他再填一首词。“婚宴吃什么?就吃野花宴吧——大汉的芍药酱,大唐的李花酒,大宋的梅花汤,大清的榆钱饺、菊花火锅。此外,还要有莲花醋、玫瑰露、杨花粥、松花饼……”多么烂漫肆意,仿佛她真是婚礼的主人,请谁、吃什么,都由她说了算。

    在作者笔下,我认识了长白山下绝美的植物世界,一朵朵花翩翩而来:“野合”是3.2万年前的柳叶绳子草,曾与猛犸象共同晒过一个时段的太阳;“归妹”就是波斯菊,西藏人称“格桑花”,乡人叫它“扫帚梅”;“野客”是野生蔷薇花,汉代开始种植。蔷薇在欧洲一年只能开一次,而中国的月季是四季常开,今天的玫瑰是西方的蔷薇和中国的月季经过多次杂交培育而成。

    这是真正的一花一世界。东珠在简介里这样写道:唯恐深陷泥淖自污其身,宁忍孤清而取尊洁于世。这跟林黛玉“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多么神似。她是花的知音,她就是花,花就是她。

    当我看完此书,在网上获悉《知是花魂》获首届三毛散文奖散文集三等奖。应该不是意外吧。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