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们磨米浆做发糕。(余建文 摄) |
本报记者 余建文 通讯员 戴旭光 4月19日上午,镇海澥浦中心幼儿园的“老味道”角落,农家大灶炉火熊熊,飘出阵阵米香。孩子们分工合作,自己动手做发糕,体味劳作的辛苦。 新出炉的发糕,吃在嘴里,鲜甜可口。在这一瞬间,民俗的“种子”被悄悄播进孩子的心里。 澥浦船鼓,沿山农民画、米食文化……数百年渔镇历史,为澥浦留下了几十项“非遗”,在宁波独树一帜。近年来,澥浦镇大力开展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让孩子们积极参与到地方民俗文化事项实践,做民俗文化的传承人,留住乡情乡味,推动民俗文化特色小镇建设。 去年下半年起,澥浦中心幼儿园将一块室外活动场地精心改造,辟为“澥浦老味道”体验园。园子里搭起乡村土灶,还配上难得一见的风箱,以及石磨等物件,老师手把手教孩子们做传统米食。 院长戴君飞告诉笔者,米食是澥浦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很多米食,就连许多大人也不知道怎么做。像幼儿园里的孩子,三分之二来自外地,对澥浦的民俗更是不了解,“这次我们让小朋友自己做发糕,记住老底子的味道,把传统传承下去”。 做发糕是个挺复杂的工程:大米浸泡一晚后,加入酒酿,磨成米浆,再上笼大火蒸熟……10多名小朋友两人一组,分工协作,干得很起劲。蒸熟的发糕,表面再刷上一层糖水,切成小块,分给孩子们品尝。大三班的马子恒小朋友吃着香甜的发糕,非常开心,“我老家是河南的,家里平常吃面食。这种白白的米糕,连我父母都没吃过呢!” 戴园长说,今年,在“老味道”活动角已举办过打年糕、做麻糍等多项活动,深得孩子和家长的欢迎。像那边的几个石磨,都是家长自发贡献的。今年立夏节时,除了拼蛋,幼儿园还准备举办“称人”活动,让民俗“老味道”深深扎根。 澥浦镇是镇海传统乡村,同时也是宁波石化区的配套服务功能区域。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工业化让乡村的变化翻天覆地,现在澥浦镇外来务工人员数量远超本地人口,各种地域文化相互融合,“在这种背景下,挖掘、传承民俗文化显得更为迫切。我们要从娃娃抓起,通过各种途径,把澥浦的‘根’留住”。 日前,在古朴典雅的郑氏十七房景区,澥浦镇隆重举行十岁成长礼。澥浦中心学校全体四年级老师及家长,共同见证了孩子这一特别而又有意义的时刻。学校还给每一位孩子定制了专属“成长徽章”,让他们记住父母的养育之恩。 在澥浦中心学校,地方民俗文化课很受学生欢迎。据了解,早在10年前,该校就组织成立了“小船鼓队”,如今,船鼓已成为学校的一项拓展性课程。学校老师自豪地说,在历届“九马”运动会上,“澥浦小船鼓队”啦啦队成为一道别样风景线。 澥浦镇文化馆的蒋勇老师告诉笔者,如今,在澥浦,学习画农民画的中小学生非常多,并涌现出了一批好苗子。农民画也成为澥浦中心学校的一个艺术品牌,《海娃农民画》课程已开设2年,让学生描绘家乡、赞美家乡。作为“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青少年)”,学校还分别成立舞龙队、童谣队、民间艺术美术组、书法社等,推动该校“小螺号艺术团”不断壮大,在各类竞赛表演活动中十分“抢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