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笔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5月05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没有名字的奶奶

    王 波

    奶奶1902年出生于京东地区的农村,是一个小脚老太太,不识字、没有文化,甚至没有自己的名字。我只知道奶奶娘家姓张,她是从几里外的邻村嫁过来的。后来我上学填写各种表格,在家庭成员奶奶一栏上写的是“王张氏”。在我的记忆里,奶奶连镇上都没去过,她一生出的最远的门儿大概就是曾经到过已出嫁的自己的女儿家,有18里路。奶奶只有两个孩子,我的姑姑和父亲,姑姑是奶奶的第一个孩子,比我父亲大20多岁。据父亲说,姑姑之后奶奶也陆续生过孩子,但都夭折了,到生我父亲的时候,奶奶已经40多岁。

    父亲12岁时,爷爷去世。孤儿寡母过日子很是艰难,即使这样,奶奶硬是供父亲读到了初中毕业。父亲当年在村里也算是个文化人,一直在生产队当会计,过年时还经常给街坊邻居写春联。由于父亲自身读过初中,所以对我和弟弟、妹妹的学习非常重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兄妹几个相继考上大学。一户农家出了三个大学生,这在当地也是出了名的一件事情。

    我从小由奶奶带大。1970年春天,不满6周岁的我上了小学。上学第一天,奶奶送我去学校,她拉着我的手,帮我提着书包,边走边叮嘱我要好好念书。那书包是开学前几天奶奶用一些碎布头给我精心缝制的。在我读小学和初中的时候,母亲在村里当赤脚医生,有时还参加公社组织的计划生育小分队去各村转悠,工作很忙,经常不在家,照顾我们兄妹三个全靠奶奶了。

    1976年唐山发生大地震,我家乡距离唐山才100多公里,震感强烈,我们镇里也死了几十号人。那天,我照例和奶奶一屋睡,地震把我和奶奶给震醒了,奶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说:“奶奶,地震了,快跑,我背你走!”奶奶叫着我小名,“你背不动我,你快跑,别管我。”无奈之下,我跑出屋外,不久父母及弟弟、妹妹也及时跑了出来,我站在院子里大声喊着奶奶……由于我家的房子是地震前一年新盖的,没有被震坏,奶奶虽然没跑出来,却也安然无恙。

    1982年,我考上大学,离开家乡远赴外地上学,从此半年才能回一次家。1986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到了一所部队院校。我工作了,挣工资了,决心好好地孝顺奶奶。上世纪80年代流行的营养补品如人参蜂王浆等各种口服液,我每次回家都要给奶奶带上几盒。奶奶每天都喝这种口服液,令村里其他老太太们羡慕不已。1988年春节我给家里买了台黑白电视机,奶奶也能看上春节晚会了。那年暑假,我有了自己的照相机,专门买了彩色胶卷,回家给奶奶拍照片,有屋里的,有院儿里的。其中有一张是在院儿里照的,从镜头里望过去,奶奶坐在小路中间,背后是婆娑的树影,两侧是碧绿的草球,奶奶面带微笑和蔼地望着我,一脸满足。

    记得是同一年的11月末,我去省城出差,顺便去看望在省城上大学的弟弟。我俩刚吃完晚饭,突然接到我女朋友的一个电话,说单位收到家里电报,奶奶病故速归。我非常震惊,当即决定和弟弟一起连夜坐火车回家。但是火车只能坐到北京。我俩当晚9点多到了北京后,搭上路边一辆正要发动的卡车,半夜12点多终于回到村里。到了家门口,一切静悄悄,没有一丝动静,难道奶奶这么快就下葬了?我连忙跑到窗前,大声叫着父亲,父亲听到了我们的声音,平静地说:“你奶奶还在呢。”我冲进屋里,看到躺在炕上的奶奶,说不出的激动与高兴,奶奶还活着,奶奶没有去世。原来是我那位粗心的女朋友,把电报的“病危”看成了“病故”,害得我虚惊一场。

    奶奶患了脑血栓,经村里医生全力抢救,命总算保住了,但已经半身不遂。一个月后,1989年的新年到了,我元旦放假回到家里,奶奶已经处于昏迷状态,几天水米未进了。我伏在奶奶脸上轻声呼唤着奶奶,奶奶在昏迷中知道我回来了,嘴角微微颤动,脸上掠过一丝安慰。1月3日凌晨1点,奶奶终于离开了我们,享年87岁,我哭了整整一上午。

    我母亲曾说过,你奶奶有一颗佛心——这大概是世间儿媳对婆婆的最高评价了。今年是奶奶诞辰115周年,当我写下这些文字,禁不住眼泪涟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