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5月12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草根演员的央视梦

——央视“群英汇”宁波专场的幕后故事

宁波专场录播现场
录播前演员们在化妆
《阿婶合唱团》带妆彩排

    本报记者 崔小明      

    5月2日下午3点23分,中央电视台品牌栏目“群英汇”宁波专场在央视三套正式播出。这是宁波群众文化首次在央视全方位、多角度集中展示。精美的舞台、精彩的表演在我市引起强烈反响。但大家或许不知道,这台大戏的主角全部来自你我身边的群众演员,在时间紧迫、任务艰巨的情况下,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将一台代表宁波群众文化最高水平的节目呈现给全国观众。

    来自央视的邀请

    今年2月底,宁波人民还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气氛中,宁波市文化馆接到央视编导的电话,称央视要录播一期反映宁波群众文化的专场节目,时间定在3月底。据央视编导介绍,这台节目放在升级改版后的《群英汇》栏目里。这个栏目由央视与文化部合作,专门展演各地的群众文化。央视编导特别强调,这台节目不收取任何费用,他们还将承担40名演员节目录制期间的食宿费用。据了解,央视这次在全国挑选了十个城市,包括北京、上海等,宁波能够入选实属不易。

    市文化馆高度重视,觉得这是一次宣传宁波城市良好形象、展示宁波丰厚文化底蕴的好机会。但留下的时间不多,另外央视特别强调所有演员必须是普通群众,不能有来自专业艺术团队的演员。到底选择哪些节目呢?真是颇非思量。好在我市群众文化土壤肥沃、基础扎实,近年来涌现出一批独具特色的节目。经与央视协商,市文化馆最终确定以“展现东方文明之都精神,体现国际港口名城风采”的主题进行节目遴选。来自海曙区文化馆的舞蹈《阿婶合唱团》首先入选,这个节目刚刚荣获全国群众文化最高奖“群星奖”。非物质文化遗产最能体现一个地方的文化特色,央视编导点名《宁海平调耍牙》上节目。镇海后大街社区的《十里红妆》民俗表演曾经获过山花奖,多次出现在央视舞台,也被选中。经过多方考察并与央视反复协商,最终选择了10个节目进行重新编排。在之后的一个多月中,各节目组编导对节目进行了反复打磨,各节目组的演员在没有报酬的情况下,凭着对舞台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反复排练,使节目日臻完美。

    连续十二个小时的录制

    正式录播在3月27日。这天早上8点,匆匆吃过早饭的演员们顾不上前一天的旅途疲劳,来到中央电视台。大家肩扛手提,拿着各种道具,期待那一刻的早日到来。经过严格安检,浩浩荡荡的队伍鱼贯进入演播厅。上午走台不带妆,由央视编导统筹,各节目组的编导协助。《十里红妆》民俗表演首先出场。这个节目演员有28人,均来自镇海区招宝山街道后大街社区。因为要表现婚嫁仪式的宏大场面,因此道具众多,有的还特别沉。初上央视舞台,大家不免紧张。“舞台比较大,大家不要挤在一起,彼此拉开一点,这样更能体现‘十里红妆’的恢宏场面。”导演不断对节目进行调整。演员们在舞台上奔来跑去,个个大汗淋漓。演员高峰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觉得累,况且能在央视舞台上把宁波文化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全国观众,再苦再累也值得。”一个上午下来,所有的节目过了三遍。中午,大家在演播厅匆匆忙忙吃了一份简单的“央视盒饭”。疲惫不堪的演员们各自找地方休息,为下午的彩练和晚上的录制积蓄能量。

    下午1时许,打了个盹的演员们个个精神抖擞,录制进入了倒计时,大家开始化妆。没有专业的化妆师,演员们结对互帮。好在大多数人有丰富的演出经验,化起妆来轻车熟路。下午2时许,央视编导正式进场,演员们早已准备就绪。灯光布景、音响效果再加上演员带妆,舞台整体效果更加直观。但下午的央视编导增加了力量,对节目还在不断调整。好几个节目演员之间的站位、走步的路线都进行了重新设计。下午的彩排每个节目又排了三遍,基本达到晚上录播的水准了。

    晚上又是人手一份“央视盒饭”,大家吃得津津有味。正式录播定在7时20分。晚上6时许,陆续有观众进场。主持人管彤也早早来到现场,与宁波籍青年歌唱家吕薇、宁波电视台主持人阿伟对台词,同时对节目的流程进行把控。管彤凭借丰富的舞台经验,对一些节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让整体舞台效果更有表现力。

    晚上7时20分,演播厅灯光璀璨,几百名观众济济一堂,录播正式开始。整个流程非常顺畅,没有一次被要求中断重来。管彤、吕薇、阿伟三个人配合默契,对整台节目进行了有效把控和调节,现场气氛活跃,掌声不断,笑声连连。央视编导对宁波群众演员的敬业精神和艺术素养连连竖起大拇指。录播工作在9时许圆满结束。记者对照后发现,5月2日播出时几乎没有什么删减。

    阿婶们的舞蹈情缘

    在“群英汇”宁波专场节目中,就艺术水准而言,舞蹈《阿婶合唱团》堪称代表作。但这个群众文化的巅峰之作背后凝聚着阿婶们的心血和汗水。这个舞蹈团队20多个人,年纪最大的63岁,一半以上演员在50岁以上。这个节目节奏快,体力要求高,年轻人几分钟跳下来个个气喘吁吁,汗水津津。但这些年过半百、花甲的阿婶们却应付自如,这都是平时训练的结果。据了解,舞蹈队的演员们排练、演出不领取任何报酬,完全是凭着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他们每周排练一次雷打不动。63岁的朱燕萍平时在杭州照顾外孙,但只要有排练,她一定会赶到。团员曹冕说:“朱阿姨唱的是‘双城记’,平时在杭州,周末提着行李箱从杭州赶过来,直接到排练场,然后再回家。”几年来,朱燕萍杭、甬两地往返的动车票已积累了厚厚一叠。节目录制时,主持人阿伟特意拿了一盒车票展示给观众看,大家深受感动,纷纷用热烈的掌声向朱阿姨致敬。去年参加全国“群星奖”比赛前夕,60岁的励锡娜父亲去世。办完父亲的丧事后,励锡娜伤心过度,身心疲惫,一度想放弃比赛。但大家在一起准备了半年多时间,临时换人表演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在老伴和队友的鼓励下,励锡娜又振作起来,出色完成了演出任务。

    “青面獠牙”的俊姑娘

    宁海平调耍牙表演是央视编导“钦点”的节目。耍牙传承人薛巧萍果然不负众望,出神入化的耍牙表演赢得阵阵喝彩声。

    在央视录播时,薛巧萍显得有点孤单:其他节目都是三五成群甚至几十个人一起表演,只有薛巧萍单枪匹马,只身前来。在彩排间隙,记者采访了她。与舞台上的“青面獠牙”不同,生活中的薛巧萍端庄俊秀,落落大方。据薛巧萍介绍,她1999年开始学耍牙,当时宁海越剧团改制分流,薛巧萍自认为演戏天赋不是很好,很可能丢了饭碗,便硬着头皮另谋出路,于是跟着师傅学耍牙。第一天,师傅把道具牙摆在她面前,她刚把一颗放到嘴里,一股腥臭味涌来,她顿时吐得翻江倒海。原来,道具牙其实是猪牙齿,还带着血腥味。好不容易度过了适应期,新的麻烦接踵而至。因为技术难以掌握,道具牙齿老是在嘴里“打架”,导致她的口腔伤痕累累,满口都是溃疡。因为要天天练习,溃疡长期好不了,吃饭喝水极其痛苦。随着放入牙齿数量的逐渐增多,她的嘴巴实在放不下,只好把嘴巴扒开,一颗一颗地往里放。嘴唇开裂了、牙床磨破了、牙关节发炎了,嘴巴无法正常张合,一连几天吃不好饭。很多人吃不了苦纷纷放弃,与她同时拜师学艺的8个人,只有她咬着牙关坚持了下来。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经过多年的磨炼,薛巧萍现在成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宁海平调耍牙传承人。今天,前去欣赏宁海平调的人,相当一部分是冲着耍牙绝活去的。

    戏里戏外的生活

    专场节目第一个出场的是《十里红妆》民俗表演。28名演员是来自镇海区招宝山街道后大街社区的居民和社区共建单位的职工。他们有的是边防战士,有的是公交公司职工,还有村子和社区的干部,年纪大的60多岁。这么多人聚在一起不容易。但为了这个节目在央视顺利播出,他们每周要排练一两次,出勤率95%。越剧《十八相送》无论是唱腔还是舞台表现,均让人赏心悦目。扮演梁山伯的张磊,扮演祝英台的张旦恒,她们是普通职员,痴迷越剧表演20年,是超级“票友”,曾在央视“一鸣惊人”栏目中过关斩将。甬剧《宁波小调》特别接地气,还原了几十年前宁波丰富多样的街头生活,“修阳伞”的是浙大理工的老师,“货郎担”是位民警,“黄包车夫”是城管队员,甬剧主唱是市工商局的一名干部。这个节目曾经在央视“一鸣惊人”中闯入年度决赛。

    挑战最大的可能要数来自宁波舟山港的小品《在路上》。这个节目由宁波舟山港的职工本色出演,把握难度极大。但这又是宁波港城特色的重要注脚,具有不可替代性。宁波文化馆的编导黄平倾注了很多心血。就在前往央视录播前一周,还在修改剧本,调整演员,节目时间也由10分钟压缩至8分钟。演员均来自生产一线或曾在一线工作过的工会干部,他们熟悉表演内容,但表演技巧比如怎样设置包袱、如何抖包袱,就相对较弱,这些需要不断打磨、推敲。录播前的一个月中,他们把自己的全部业余时间都搭进去了。他们一下班,就钻进公司文化馆,一练就是几个小时,晚上10点才离开,到家已经11点了。第二天早上6点就要起床去上班。有的小孩生病没时间照顾,有的父亲生病住院也不能伺候在床边。好在家里人都比较支持,帮助他们挺了过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