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思与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5月25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培育健康养生新理念 打造养老模式创新版

    徐定宝

    诗曰:“人生易老天难老”,意思是自然规律永久存在,而人的生命在历史进程中瞬间即逝。然就个人而言,人生又是个漫长过程,数十年乃至超百岁也是常事,因此,我们既要重视健康养生的时代新理念,又要为形成健康生活的科学方式作出努力。在进入老龄社会的今天,养生与养老问题无论在观念形态抑或于操作层面,都是社会十分关注的热点。如能在养生理念、健康产业、养老模式等方面,进行一些较为深入的探索,并在认识上逐步提升,不仅有着巨大的现实价值,而且还具备深远的时代意义。

    一、培育健康养生新理念,倡导生命“三养”科学观

    倡导健康而科学的养生理念十分必要。所谓“养生”就是“养护生命”,内涵与外延都深刻而丰富,若审视“养护生命”的内在结构,其主要由三大元素组成,即“养心”“养身”与“养品”。

    所谓“养心”,旨在维护主体内在良好的精神状态。为此,须做到淡泊名利、追求理想、无惧疾病与死亡,这三条至关重要。养心需淡泊名利,乃修心养生重要原则。要清楚这个“心”,指的是人的精神面貌,多表现为人的修养与境界,虽属精神层面,却与个体健康紧密相连。那种心态平和、心胸宽广、不计名利的处事风格与习惯,往往也是延年益寿的基础性条件。养心需追求理想,乃健康生活重要源泉。我们提倡淡泊名利,是要求个体树立正确的名利观,而非“看破红尘,心如死水”。相反,活着要有追求,活着要有理想,人一辈子应当有所为、有所成、有所乐、有所养,采取的应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哲学,以个体的进取与坚持不懈的努力,去实现主体不同阶段的生活理想。在正确人生观的指导下,也要培养科学的“疾病观”和“人死观”,涵养面对疾病与死亡时无所畏惧的心态。人有了病就需治疗,大可不必忧心忡忡,更不必过度医治,把难医之疾置于可控程度,也可能“带病生存”“带病延年”,照样享受人生。要努力了解与认识科学的生命知识与生命发展的规律,在年老时要有“放得下”的平和与安详。

    所谓“养身”,旨在维护主体外在的良好身体状态。人的主体是由形而上的精神与形而下的身躯组成。在“养心”的同时也必须“养身”。科学的养身之道应该是适度运动,要采取静态与动态有机结合的途径。也就是说,个体需要在身体处于相对静止或运动的情形下,进行各种有利于健康的活动。各人应当按照各自的身体状况,充分利用既有的客观条件,采用一些有可长期坚持的锻炼活动与健康运动,而方式与方法均需因人而异,不拘一格。

    所谓“养品”,旨在维护主体生命良好运行所需要的营养及其补充。“一日三餐”其实是人最为重要的“养品”来源,必须高度重视日常“三顿饭”的安排与营养。在人生不同阶段,有时也需补充一些有利于健康的营养品或保健品。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不应该被铺天盖地的各类保健品广告所迷惑,轻易相信各种虚假的广告宣传,更忌随便服用保健品,这不但不利于健康反而会增加人体脏器的额外负担,以致影响或损害健康。

    二、促进保障性机制落地,形成健康产业生态链

    在养生养老的健康产业中,必须融入医养结合的保障性机制。重视医养结合,就是要让医疗陪伴贯穿于养生养老的全过程,既要有健康状况的随时随机性跟踪,又能在身体出现问题时得到及时而有效的救治。因此在构建健康服务内在结构时,应当关注以下几个环节:

    首先,需要建立并不断完善养生养老群体的健康档案。要妥善保存个体的健康历史档案,并科学管理,便于随时运用必要的科技手段进行诸多预防性的身体检测,及时进行个体疾病风险评估。其次,要建立与完善医疗保健的深度服务制度,如定时探视、定时听诊、定时检测、定时记录、定时评估,并做到及时与服务主体沟通交流,使个体静态的健康档案能够动态实时呈现。另外,须建立相关应对机制,一旦个体健康评估出问题,且不管是小还是大,都能获得及时的医治,以保证不会出现拖延和耽误。

    在健康产业中也需积极引入保险与金融项目的投入,并视此为一个重要的保障性机制。健康产业重要的服务对象是银发群体,这一社会群体的经济收入相对不高,他们若要为自身获得良好的医养服务而买单,肯定压力不小。若以某种合适的金融投保形式,让部分医养费用由机构承担,也是有可能的,这么做能拓展金融保险业的发展,养老机构的服务费用会减小,减轻老龄群体的经济负担,健康服务的性价比也会提升。同时,也应看到金融保险业一旦参与健康产业,不仅是对新兴行业的巨大支持,也开拓了保险金融业的新市场。

    三、推动养老模式有机整合,寻找“文化养老”突破口

    当今社会的养老模式概括起来不外乎三类:居家养老、机构养老与社区养老。这三类养老模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也有缺陷。就居家养老而言,人一辈子在自家的空间内长久生活,对家特别有感情。但限于当下的社会条件,居家养老所带来的种种不便还难以解决,如老人的孤独与寂寞,尤其在老人不能生活自理时,有些问题会变得更为严重。就机构养老而言,主要有两类,一类为多由政府与慈善机构举办的“托底”性质的养老院,所收留者多为低收入与困难人群,因此在收养与入住上,往往带有某种特定的印记与色彩。另一类多为民营机构创办的高端养老场所,设备与条件较为先进与优越,面对的是中高端收入群体,但普通人似乎与其无缘。就社区养老而言,至今尚处于摸索阶段。积极开拓社区养老,特别要注重社区“文化养老”。

    社区“文化养老”是块未曾开垦的“处女地”,大有文章可做,但亦非易事,有四个问题可为突破口,即资金、场所、主体及内容。我们认为,应当多元化地筹集社区文化养老资金,政府部门、街道社区、社会企业等都有义务与责任承担相应的建设与维护费用。空间场所与责任主体应该由街道和社区解决,各方也要主动配合。社区“文化养老”的内容,需组织专门力量精心策划、不断完善,从其基本面着眼,类型是多样化的,可根据条件与环境,因地制宜地组织受老人欢迎的各类活动。社区“文化养老”的内涵与外延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挖掘,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及表现形式,必能吸引居家养老的银发人群走出家门,去社区参加有兴趣的活动;借助社区“文化养老”平台,还可搭建老龄人群与机构养老的多种通道,使各类机构养老的发展空间变得更加宽广。

    (作者为宁波大学教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