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平 市慈善总会采取不同的方式扶助残疾人:为精神残疾人免费治疗;为听障人员植入人工耳蜗;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困难补助、培训资助、创业援助(5月20日《宁波日报》)。 残疾人的境况,是衡量社会文明的尺度之一。在助残活动中针对不同残疾人状况,实施按需帮扶、供求对接,这样的精准助残,更高效、更合理、更贴心。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扶贫开发工作时提出,“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市慈善总会的做法,正是“三个精准”的体现。 以前在一些地方,无论是扶贫、助残还是送温暖,给什么,送什么,往往由走访慰问的一方说了算,不管对方需不需要,不管用得上用不上,千篇一律的慰问品,反正是送过就算完事。这种程式化的做法,因为没有从实际出发,很难做到雪中送炭,客观上影响了扶助的实效。帮扶当然需要物质,但未必只需要物质。向受助人群送技术、送就业岗位、送培训机会等,也是帮扶。而在帮扶之前先问一问受助人,最缺的是什么,最想要的是什么——从“送啥收啥”到“想啥送啥”,角度换一换,这帮扶就帮到了点子上。 “先问再帮”,不仅使好钢用在刀刃上,而且“逼”着帮扶部门深入困难人群去访贫问苦,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盼,这对于改进工作作风,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这种“先问再帮”的理念和做法,值得更多地方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