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学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6月01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端声音

  后危机时代要有塑造机遇的意识与能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指出,目前,全球经济在金融危机后蕴含着诸多挑战,比如全球性的产能过剩、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们的比较优势在削弱,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面临很多风险。还要看到另外一面,在后危机时代还存在很多机遇。对中国来说,“引进来,走出去”都有很多战略性机遇。大量人才向中国汇聚,一些跨国公司逐渐将一些更加高端的产业活动向中国转移,大量国内企业的海外并购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竞争力提高具有深远影响。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主要靠结构升级和创新。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怎么能够把创新活力激发出来,提高竞争力,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在风险与危机并存的时期,一个大国要有塑造机遇的意识和能力。当中国从曾经的经贸小国变成今天的经贸大国的时候,我们就有可能运用自己的影响力来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让机遇多一点、挑战少一点。比如“一带一路”倡议,展现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充分运用好自己的影响力为全球化贡献力量,同时也给自己创造了很多机遇。

    企业年金制度需要因时而变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指出,大力发展企业年金,将是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最新企业年金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企业年金覆盖面扩大的趋势正在减缓甚至停滞。这既不利于提高职工个人福利保障水平,也不利于增强企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还会加重国家的养老负担。

    当前,企业年金参与职工人数增长率出现“跳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扩大企业年金的覆盖面,最根本的应从内部机制入手,完善企业年金的制度设计和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体系,更好地保障企业职工退休后的生活。首先,降低建立企业年金的制度门槛,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应该尽快探索引入更加平等的“自动加入”机制。其次,逐步缩短归属期,让企业为个人缴纳的年金能够像住房公积金那样顺畅地进入职工个人账户。加快推动企业年金制度改革,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将会为应对老龄化不断加剧、提供经济发展持续动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推动“信用+”工作 释放信用红利

    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课题组发布的《2016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回顾与2017年展望》报告认为,2016年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跃上新高度,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主要体现在:信用体系建设顶层设计相继出台;“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政府公信力大幅提升;以重点领域为突破,商务诚信建设深入开展;社会诚信建设全面实施;树立司法权威,司法公信建设大力推进等方面。同时,当前我国信用建设工作存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制度有待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协同推进工作存在瓶颈,信用服务行业和市场发育显著不足,信用理论研究和人才供给与现实需求相脱节等问题。

    下一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应围绕大力推动“信用+”工作,释放信用红利,深入推进政务领域诚信建设,加快培育服务市场,构筑信用发展根基等方面深入展开。在新常态下,培育发展新经济、突破传统经济模式瓶颈必须依靠改革和创新的力量。新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人”,社会信用制度机制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提高人的文明素质,通过建立并不断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我国的信用红利将不断得到释放,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进步提供保障。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