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粹“京剧版”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亮相济南市泺源大街,该组公益广告通过京剧剧目的表现手法,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资料图) |
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结构之中,这就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新的地位和功能。 颜晓峰 一、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内涵的认识不断拓展和深化,相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党的十八大由此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等一系列文化建设重大实践,提出了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要求。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就从“三个自信”拓展为“四个自信”,在“四个自信”的关系上,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阐述了文化自信的独特性质。文化自信,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前提。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巩固道路、创新理论、完善制度,并且深入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功能、源流传承、精神内涵,充分发挥文化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强基固本、引领激励的作用,达到了文化自觉的新境界。因此,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四个自信”应势而出。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血脉、国家的精神世界、社会的精神标识、人民的精神生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始终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不懈追求,文化建设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之中。新形势下,中国梦更加需要文化的激励和支持,民族复兴离不开文化的繁荣昌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深层底蕴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汇聚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竭精神动力。面对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复杂局面,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严峻斗争、多种价值观念的对立冲突,必须更加坚定文化自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统一意志、凝聚力量、抵御挑战,在更为根本、更为普遍、更为重要的意义上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深刻揭示了文化自信与道路、理论、制度自信的关系。道路自信源于文化自信。我们党和人民坚持这条道路,是以坚定理想信念为引领的,是以爱国主义精神为底蕴的,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本源的。理论自信基于文化自信。理论自信内含着理论所秉承的价值观,需要相宜的文化土壤和文化氛围,有了文化自信,理论自信才能建立起来。制度自信的灵魂是文化自信。制度自信既是对制度效果的自信,也是对制度理念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现了人民是历史创造者和财富创造者,理应成为国家主人的制度理念,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和而不同、民惟邦本的制度理念,体现了法治信仰、法治精神、法治文化,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统筹公平与效率的制度理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人民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 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四个坚持”,是文化自觉达到新高度、文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历史性跃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根支柱,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功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文化建设在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居有重要地位。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作出了新的论述,特别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人民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这就在更为深层更为重要的层面上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仅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相并列,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构成,而且与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相并列,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结构的构成。这一新认识新定位新判断,拓展深化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反映了国家文化软实力愈益重要的历史趋势,抓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一个根本因素,是我们党深入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大创新。 “四个坚持”的提出,使我们以新的高度和维度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内涵和基本结构,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确立,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自觉探索“三大规律”的产物,也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产物。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逻辑,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结构的理论逻辑,都要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出新的定位。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既内在于又独立于道路,更加彰显与发挥文化对道路的支持和引领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实质上就是明确了作为思想文化精髓的理论的价值。道路选择形成理论,道路建立需要理论,道路拓展深化理论;理论标识文化、塑造文化,同时理论从属文化,文化有着更为悠久的历史、更为广阔的领域、更为深层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密不可分,凝聚而成制度文化。制度理念、制度价值、制度伦理、制度信仰、制度精神等,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含或传递的文化。从制度到文化,使我们能够从文化的视野来构建制度,从文化的培育来巩固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内涵,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结构,是由于自身的独特性质和重大功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中国精神为中华儿女构建了永久的精神家园,为各族同胞提供了牢固的价值认同,为每个国人注入了强烈的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在5000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中国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走向未来的进程中,中国精神呈现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决定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厚度,时代精神决定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高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人民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层底蕴是国家文化软实力。 三、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基石 基本结构的拓展,强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四位一体,一道托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大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结构更加坚固,文化与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相互作用、相互强化,文化软实力强基固本。 “四位一体”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大成果,在十八大以来党的创新理论中具有基础性主导性的重要位置,是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总纲,是治国理政新实践的基本遵循。“四位一体”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框架。“四位一体”高度耦合、相互支持,构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牢固框架。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高地、价值体系、科学创造,流通于民族和人民的血脉之中,构成国家软实力的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革命文化为传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内容和本质特征,吸收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四位一体”规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方向。“四位一体”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根本要求,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四位一体”表明了党的领导的主要任务,要在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等根本问题上加强党的领导,紧紧扭住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问题实施党的领导。新形势下,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就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最重要体现。“四位一体”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固基石。科学把握“四位一体”的内在联系和基本要求,全面贯彻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党和国家事业必将开创新的宏伟局面,民族复兴正在展现新的光明前景。几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坚持“四位一体”,道路引领航程,理论科学指导,制度发挥优势,文化凝聚力量,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一定能够建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实现。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和道路遵循。“四位一体”的提出,使这一道路遵循更为科学、系统、深刻、有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冲刺收官期,是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开局起跑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是这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历史使命。坚定不移遵循和贯彻“四位一体”,是实现党和国家奋斗目标的根本保证。“四位一体”贯穿于实现中国梦的整个过程和全部实践之中,提供了实现途径、行动指南、制度保障、精神动力。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增强综合国力,既包括经济、科技、军事的硬实力,也包括制度、治理、文化的软实力。文化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软实力,文化的力量蕴含于民族之中、民众之中,无比深厚和坚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软实力,是坚持“四位一体”的重大战略任务。在前进道路上,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高扬理想旗帜,强化全党全民族的精神追求、心灵纽带、共同语言,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要更加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巨大能量,提供走好新的长征路的强大精神力量。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用文化强国推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以文化复兴推动民族复兴,让中华文化为中国梦固本强基、扬帆领航。 (作者为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 实现传统文化创新与转化的关键 相关链接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先达在《求是》刊文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是文化自信的核心和灵魂。那么,应该如何理解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如何在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进一步彰显文化自信?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关系问题,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就已经存在。中华传统文化复兴由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而导向正确,马克思主义由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而更具中国特色。首先,马克思主义不能取代民族文化。中国革命者接受马克思主义,并不是用它来取代中国文化,而是把它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社会革命理论,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通俗地说,就是把它作为一种解决中国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其次,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变革中国社会。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首要任务就是革命,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这已经不再是历代封建王朝的延续和更替,而是社会形态的变化,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为中国共产党如何解决中国问题提供理论指导,照亮处于危亡之际的中国。第三,只有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马克思主义才能在中国取得胜利。我们应该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结构、对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对中国人的思想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影响,汲取与运用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资源来进行社会治理、人文素质培养和道德教化。 文化不是塑像,而是活的机体。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关键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既不歪曲传统文化,又能从传统文化蕴藏的智慧中生发出与时代相适应的新的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可以看成是传统文化创新和转化的一个范例。我们不是以与中华传统文化范畴一一简单对照的方式来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是立足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和实践,通过理解传统文化思想和道德观念的基本精神,形成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