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6月02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草与大树:

我与方志大家陈桥驿先生

陈桥驿先生部分著作(童银舫 摄)
2010年2月3日,陈桥驿先生(左)在家中与本文作者愉快地交谈(胡岳鹏 摄)

    陈桥驿先生魂归道山已经两年有余,他那带有绍兴音调、顿挫有致的话语,坚毅而又温柔的眼神,潇洒而又遒丽的笔迹,却深深烙印在我的脑海中;在我的案头,摆放着他的两本方志文集、一本自传,百读不厌;电脑桌面上与他的合影,时时勾起我对他抑制不住的怀念……

    我没受过正规的大学专业训练,更没听过陈桥驿先生的一节课,但陈先生却是我方志事业的引路人,精神上的导师。如果说,我是方志界的一棵无名小草,那么,陈先生则是毋庸置疑的参天大树!

    童银舫            

    支持方志编修 不遗余力

    1986年,慈溪开始着手编修县志,我有幸以业余文史爱好者身份被破格录用,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性的地方志编修工作。盛世修志,躬逢其时,大家热情高涨,简直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不到四年,《慈溪县志》写成初稿,1990年4月,慈溪市政府召开了志稿评审会,邀请杭州大学教授陈桥驿、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室主任俞佐萍、浙江人民出版社编审潘一平、宁波市志办公室主任陆久逊、《宁波市志》主编俞福海等20余人参加,可谓专家云集,名师荟萃。

    我至今还十分清晰地记得,陈桥驿先生在会上侃侃而谈,没有发言稿,思路开阔,即兴发挥,且一语中的。

    他首先提出了上林湖是中国陶瓷之路的重要起点。我那时只有20多岁,孤陋寡闻之极,只知道课本上学到的“丝绸之路”,根本不知道还有“陶瓷之路”。接着,陈先生又说到“三北平原”,他把翠屏山丘以北,即大古塘以北的平原命名为“三北平原”(又称“三北半岛”),并把“三北平原”外面的海滩称为“三北浅滩”。他亲自撰写了“三北平原”条目,收入由他主编的地名辞典中。他还特别提到慈溪另外的两个地域特色,一是“海塘博物馆”,从北宋庆历七年筑大古塘起,一直到十塘,形成了中国现存稀有的露天海塘博物馆。二是慈溪的“白色优势”,即盐和棉花。他说,县志在描述海岸地貌、商业活动、人口流动等内容时,必须突出这些特色。

    在会上,他还指出,作为地方志,应该记载那些在地方志编修上有过贡献的人物;同时还要重视地方志的索引。他一再强调,索引是个科学的手段,可使志书发挥更大的作用。

    他的发言,知识渊博,逻辑严密,从地方的特色、方志的特性乃至志书的利用,一一引经据典,信手拈来,观点鲜明,发人之所未发,道人所不敢道,令人醍醐灌顶,大受教益。

    我非常惊讶他对慈溪历史和地理的熟悉和研究程度,如他提到慈溪古代方志专家——明代的孙公式、清代的王嗣皋和冯一梅,一口气列举了他们编纂的万历《绍兴府志》、康熙《绍兴府志》和光绪《龙游县志》,简直不可思议。

    《慈溪县志》出版后,陈桥驿先生专门写了一篇将近4万字的论文《中日两国地方志的比较研究——中国慈溪市与日本广岛市的地方志修纂》。这篇论文,为中外地方志比较研究的肇始之作,先由慈溪市地方志办公室印成单行本,后又收录于《中日地方史志比较研究》一书(来新夏、(日)齐藤博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在中外史志界产生了巨大影响。而《慈溪县志》也在全国首届新方志成果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陈桥驿先生十分关心和支持慈溪的地方志工作,他先后为《慈溪盐政志》《慈溪市图志》《新编慈溪市图志》《慈溪海堤集》《慈溪旧闻》《十里长街读坎墩》等史志作序,堪称不遗余力,有求必应。而他对我个人的关心、鼓励和帮助,则完全体现了一代学人的风范和品德。

    引导后学潜修 谆谆善诱

    从事地方史志研究,查阅旧志是必要的功课,但旧志的查阅十分不便,尤其是人物,“古来志书半人物”,篇幅浩繁,人物众多,检索尤为费力。自从听了陈桥驿先生在评审会上的发言,结合本人在编写人物志方面的心得体会,我尝试着编纂了一份《光绪慈溪县志列传人名索引》,1991年油印成册,分发给相关单位和文史爱好者。同时也寄了一份给陈桥驿先生。陈先生收到后,当即来信说:“大编及来信收到,您能孜孜从事地方志索引工作,甚为可贵。索引是读书和做学问的一把钥匙,至关重要,您做的工作,甚有作用,我很佩服。”并且将此作为例证,写入他的《地方志与索引》一文中(发表于《中国地方志》1992年第5期):“不久以前,慈溪市志办公室编印了一种《光绪慈溪县志列传人名索引》。此事给人一种启发,旧志既可补编,新志当然更可补编,而且很有必要……希望地方志都能编纂一种内容完备、使用便利的索引,进一步提高地方志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由于得到陈先生的赞许,我在县志编修结束后,又编纂了一份《光绪慈溪县志艺文作者及书目索引》,1993年5月,由慈溪市图书馆油印成册。尽管编纂索引“其事至委琐,大雅所不屑道”,但我还是做得很有趣味。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可为他人查阅旧志提供方便。如原志的“列传”部分有11卷,分成5册;“艺文”部分也有4卷,厚厚2大册,查阅极为烦琐,我在工作中深以为苦;二是为自己做了六七年的地方志工作留点纪念,同时为今后搜集乡贤史料及其著作准备一份简明的目录。当时还没有电脑,一切手工操作,油印、装订,也一人独担。那时年轻,不知道累,吃得起苦,也能苦中作乐。

    陈桥驿先生对我这个从农村出来的自学青年关爱有加,但凡我有那么一点点的成绩,都会得到他的热情鼓励。1992年,我编写的一本《慈溪古今书画家》问世,虽然不是正式出版物,但能变成铅字印成书,在当时也确非易事。我惴惴然将书寄给陈先生,他立即回信:“谢谢您寄赠大著《慈溪古今书画家》,编次清晰,说明简练,不失为一种乡土佳作。您着眼于桑梓人物的整理传述,实在是一件功德不浅的好事。”

    当我将第一轮修志时写的文章结集成书时,他又为我题写了“方志札记”书名。当我重返修志岗位,主编《慈溪旧闻》一书,他又欣然作序。一个86岁的老人,亲笔在方格稿内写了将近5000字,重点阐述了上林湖这个“青瓷露天博物馆”(这个专有名词也是20世纪80年代陈桥驿先生考察上林湖时提出来的)在国际上的影响。2013年,我协助周乃复老师编辑《中国图志的继承与创新》一书时,他不但帮我们联系日本的专家学者,又洋洋洒洒写来了1万字的长文《读〈新编慈溪市图志〉》。不过这次寄来的是手稿复印件,400字的方格稿整整25页。他在信中说:“学校规定,我的手写草稿都归学校博物馆收藏,所以对外一律只寄复印稿,也请谅察。”

    陈桥驿先生对于读书有着超乎常人的喜爱,我也经常将自己编的书刊邮寄给他,请他指教。2009年,当我把上林书社编印的《上林》杂志寄给他后,他立马写了一首诗回复,诗曰:我是老朽脑瓜,不懂新词“文化”。甚爱“书香”之名,“上林”正中下怀。

    后来,他又多次来信说,“我确实很为《上林》而欣慰,甚至骄傲。在今天的潮流中,能出现这样事物,令人鼓舞。”他还在另一篇文章中说:“我非常喜欢一直置于我案头上的《慈溪旧闻》,也很欣赏一期又一期寄来的《上林文丛》和《大塘河》等。每次从信箱得到这类新书时,我总不胜雀跃,恨不得一口气把它读完。”

    陈先生的夸奖,激励我们认真编刊,不敢懈怠。至今,《上林》杂志已编印18期,《上林文丛》已编印14卷,《大塘河》已编印15期,仅这三种杂志已达600万字,印行6万余册。

    回忆慈溪旧事 缘深情长

    2010年2月3日,我和慈溪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胡岳鹏一同来到杭州保俶北路启真名苑拜访陈桥驿先生。其时,他的夫人胡德芬教授已去世,家里有个保姆料理他的生活。天很冷,陈先生穿着草绿色的羽绒棉衣,头上戴了一顶毛线结的帽子,精神很好。见了我直接叫我名字,拉我坐在他的身旁。他说:“上届修志,慈溪非常成功,一是心齐,大家齐心合力,以集体的智慧,才能办成大事。二是有专家参与,能动脑筋,敢破敢立,终于独秀一枝,成为佳志。我作为特约审稿人,也没偷懒,写了文章多次表扬你们。”我们向他表示了由衷的感谢,说这次编修市志,考虑到先生年事已高,不忍心再来劳烦大驾了。陈先生一笑,感叹说,“你们这样做我真的很感谢。我手头上的事太多了,简直应付不了……毕竟快90岁的人了,我还有自己的事要做嘛。”

    那天,陈先生谈了许多与慈溪相关的旧事。他说自己从小就知道庵东那边晒盐,上小学时,班主任杨老师就是庵东人,她在课堂上讲大海、晒盐和庵东,激发了陈桥驿的兴趣。1957年,陈先生在浙江师范学院地理系任教时,就带着学生先后两次来过庵东,终于知道了晒盐要经过刮泥、淋卤、板晒三个过程,盐民十分辛苦。以后,他每年都带师生来庵东一次,一直到被关进“牛棚”。1988年,陈先生还陪同日本盐业史专家富冈仪八教授来庵东考察和研究。可惜富冈仪八教授不久后去世了,而他对中国盐业的研究,包括从庵东考察所得的资料,都因全稿没有完成而未曾发表,对于中国盐业界和日本盐业界,实在是很大的损失。所以,1989年让陈先生为《慈溪盐政志》写序时,他义不容辞,他说,“那篇文章我较为满意。”

    陈先生还谈到了上林湖越窑。他说,上林湖越窑的历史价值目前还没有提升到应有的地位。我插话说,“我还能背诵你在1990年考察上林湖越窑遗址时当场挥毫书写的《上林湖即景》诗:‘翠屏连绵五磊高,两千年来听海涛;如今沧海成桑田,平原沃野逞风骚。’”陈先生开心一笑说:“我不是诗人,但确是触景生情啊。当时,这首诗马上传到海外,引起很多人的兴趣呢。”

    告辞时,陈先生握着我们的手说,“我与慈溪缘分不浅,你们用得着我这个老头的时候,尽管说,我一定尽力办。”

    我与陈桥驿先生相识20余年,他的形象永远铭记在我的脑海中。他的记忆力之强,待人之诚恳,处事之利索,对学问之认真,特别是他谦逊、耿直、为他人着想的品格,给我深刻的影响。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这是小草想对大树说的话。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