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杨 那是十五年前,我创作了一幅国画《母亲》,画中穿插着老中青几代女性,着力于反映母爱的深沉与厚重。那时的我,天天被外婆和母亲关爱着,像个孩子一样,生活是无忧的,幸福的。画面中充满了热烈与激情,初步形成了我的国画风格。 后来,外婆去世了。我十分悲伤,几乎不能作画。 十年前的一个初秋,我带着学生在黔东南采风,在苗寨里观看民族舞。不远处的角落里,有一位老奶奶,全然不顾周围的热闹,专注于缝补手上的衣物。我一下子就被她的神态所吸引,脑海中浮现出我的外婆,眼睛不由得湿润了。我从小由外婆带大,总是喜欢缠在她的身边,每每放学回家都能闻到饭香,至今仍萦绕在记忆中,那种亲情无法用言语形容。回到北京后,我怀着深切的情感,用心创作了国画《慈母》。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谨以此画纪念我深爱着的外婆。 三年前,我怀上了孩子。每日抚摸着日益见长的他,想象着小家伙会长成什么样子,是个男孩还是女孩,将来让他学点什么,脑海里想象着他与我的生活,于是画了些母子情趣的作品,即《母子情》系列。怀孕期间,我的母亲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仿佛我又变成了小孩子,而母亲的头发却悄悄地变白了。儿子降生后特别可爱,用小手抓住我的大手,咿咿呀呀地对着我说我听不懂的语言,开始会爬,开始学走路,开始跑跑跳跳……母亲怕我累着,其间总是帮我照顾孩子,她说多少年前我出生后,外婆也是这样一直在她身边。每每提起外婆,母亲的眼睛里都充满了泪水,愈念愈思。我感觉自己就像外婆和母亲对我一样,对儿子各种期许,各种疼爱,各种担心,那种亲情无法用言语形容。的确是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有时幸福地看着我的儿子和我的母亲一起玩得开心,恨不得这样的时光永远停留在那里。 生命是沉甸甸的,多如逆水行舟;是岁月使它凝结而厚重深刻,是守望使它丰富且内涵广阔。呱呱落地后的一声啼哭,放达物外后的一任长啸,匆匆路行中的一刻驻足,繁重劳作后的一口喘息,都体现着生命的美丽,也是对生命状态的诠释。生命的美丽,不在于外表的繁简,而取决于内在的力量。人的灵魂,即在于此;中国画的灵魂,亦在于此。 画从于心。我带着外婆对我母亲和我的情感,带着我母亲对我和我儿子的情感,带着我对我儿子的情感,将灵魂与灵感倾注于我的国画作品中,用中国水墨把深切的母爱呈现出来。愿天下的游子,常回家看看,看看亲爱的母亲,勿意时光不会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