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笔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6月09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978:一同高考的大哥们

    牧 野

    2002年秋天,我去北京参加一个专业会议。当天晚上,我们十来个人相约到住地附近的酒吧聊天。

    在座同行中,最年长的是来自上海的新闻编辑胡先生。胡先生是“老三届”高中生,曾到黑龙江支边,1978年30多岁时迈入大学之门,再过五六年就要退休了。他的故事让我感到特别亲切,因为我也是那年参加高考的,我的不少大学同学都有他这样的经历。这让几个年轻记者感到吃惊,显然,他们无法理解为何出现如此奇异的情况。

    1976年,“文革”结束,次年,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允许所有在十年“文革”期间毕业的历届初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这其中就包括1966、1967和1968年毕业的“老三届”高中生,他们毕业时正好赶上“文革”开始,大学梦断。恢复高考,对于包括“老三届”在内的历届初高中毕业生来说,都是一次改变自身命运的重大机会。但他们的加入,于我们应届毕业生却绝非好消息,这意味着,我们将与过去12年所累积的所有毕业生们同场竞争,其中的“老三届”们占有明显优势,因为他们在“文革”前基本完成了正规的文化课程的学习,基本功相当扎实,远非那些在“文革”十年间,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严重破坏时上学的初高中生们可比。

    那年,我正在浒山中学(慈溪中学前身)读高中。面对突然来临的高考,我们才深切感受到之前学业荒废的痛楚,而那些成绩出众者理所当然成了学子们崇拜的偶像。

    当时,教我们物理的是位姓戎的代课老师,30岁左右的年纪,鼻子架副度数很深的眼镜,说话慢吞吞的,带着浓厚的慈溪东部口音,看人时一脸冷峻。在我们同学中,流传着戎先生的不少说法,据称他祖父在民国时期当过大官,特别重视子女教育,戎先生本人特别有才,读书成绩数一数二。1966年,戎先生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之后其家乡兴办中学,因找不到合格的老师,无奈之下只得让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的戎先生代课,最后,其竟被县城的中学看中。

    当时,为准备高考,学校经常进行各课程的模拟考试。各地学校还相互交换测试卷子。每次试卷下来,戎先生都会拿上一份。他点燃一根劣质烟,随意瞄上两眼,然后快速答题,数理卷几乎每次满分。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戎先生那年报考的是文科。年底时,成绩揭晓,他获得全宁波文科第一(也有人说是第二)。但当时仍强调政审,戎先生因出身成分而未能被录取。

    或许对此结果早有预料,戎先生很是淡然。转眼就迎来了1978年的第二次高考。有一天,《浙江日报》报道了戎先生考得高分,因家庭出身问题而无缘大学的遭遇,戎先生一时间全省闻名。之后,便有消息传来,上级部门明确要求,对家庭出身不好的考生应一视同仁。

    此时,在浙江中西部的丽水城,我的表哥正经历着与戎先生完全相同的遭遇。1957年,表哥的母亲,也就是我姑母被错划为右派,被从杭州下放到丽水。“文革”时期,表哥读了两年民办高中,之后便到建筑队打工,还当过锅炉工。表哥天资聪颖,又极为勤奋。1977年,他参加了第一次高考,获得丽水地区第15名的成绩,但最后未能过政审关。次年,表哥终于获得再考机会。

    1978年7月6日,一个酷热之日,我和我的物理老师戎先生在慈溪,我的表哥在丽水,在同一个时间走进了考场。我报考的是文科,戎先生和表哥报考的是理科。一个多月后,成绩揭晓,我有幸成为慈溪应届毕业生中的文科头名,而戎先生的成绩则名列全宁波理科生之首。在不到一年时间里,戎先生先报考文科,后报考理科,皆名列全市前茅,如此富有传奇色彩的结局,理所当然成为当时慈溪甚至整个宁波的大新闻。戎先生似乎总在制造意外,当时他填报的第一志愿竟然不是北大、清华,甚至不是浙大,而是杭大。后来,有关方面公布了一个数据,当年全国有1000多万人报考,录取率不到5%。

    当年国庆过后,我和表哥相约在同一天到杭大报到,我在中文系,他在物理系,那位戎先生竟成了表哥的同学,也是班里年纪最大的一位。我就读的78级中文系,共101个学生,堪称全省12年所积累文科生的精英,其中大多数人有过支边、支农、到部队当兵等经历,有的早已成家,而与我年龄相仿的60后应届生仅20来人,同学年龄最大者与最小者,刚好相差一倍。

    如今,我表哥已是浙江省有名的理论物理学家。有一次他来宁波讲学,晚饭后我陪他在江边散步,看着夜色中一闪一闪的江水,不禁感慨岁月流逝之疾。我们聊起了戎先生,表哥告诉我说,戎先生基本功扎实,为人和善,被同学们称为老大哥,现已正式退休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