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潜水员准备完毕,打出手势准备入水 |
|
潜水员完成任务后出水 |
本报记者 王晓峰 通讯员 刘志磊 张滨 文/摄 我国海军的防救队伍,很多人也许听都没听过,但它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不管是在战争爆发时,还是在和平时期。 浙东沿海,在驻甬东海舰队某防救船大队,有一个英雄潜水员群体,被人民群众亲切地誉为“东海救护神”。他们是东海方向一支重要的援潜救生力量,主要担负着援潜救生、舰艇救援、沉船打捞、航道清障和陆地机动抢险等特殊使命。 从探摸“跃进”号到“桑美”台风后打捞沉船,从打捞运载火箭数据舱到为“神舟”飞船返回舱保驾,从APEC会议到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水下安全保障,从援潜救生训练到突发灾难中的人道救援……一代代防救人在血与火的挑战、艰与险的考验中,用“勇闯龙潭砺剑锋,沧海横流练尖兵”的无畏精神凝神聚志,搏击江河湖海,勇闯生命禁区,出色完成各项任务。 选拔严格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海洋馆里色彩斑斓的海鱼,奇形怪状的珊瑚,这可能是人们对海底世界的最大印象——神秘而又充满魅力。但事实上,人类对于海洋还很陌生,有很多从未到达过的地方,水下世界的神秘也意味着各种危险。潜水员身为特种兵,却不像飞行员、航天员那样光彩夺目,做的最多的是不为人知而又危险的工作。这个行业是勇者的“游戏”,没有过硬的技术玩不转。 今年27岁的丁建新在这个群体里只能算个新手,但他有着自己特有的胆气。2009年,某新型潜水装备列装不久,急需一批潜水员参加大深度潜水集训。凭着过硬的身体素质,还是上等兵的丁建新有幸成为集训队一员。 那年8月,在东海某海域,丁建新迎来此次集训的实际潜水考核。与老兵们同台竞技,丁建新毫不胆怯,一路下潜至几十米深的海底,比第2名提前2分钟找到水下目标,赢得头彩。 去年10月,丁建新与战友一起参加援潜救生演练任务。一名战友连续两次下潜执行对接“失事潜艇”任务,均以失败告终。看着因无法下水而焦急的战友,丁建新决定一试。“90分钟了!超过适宜工作时间极限!”保障军医建议丁建新立即出水,以防产生减压病。 “换人下水就等于任务再次从零开始,可时间不等人!”丁建新深知指挥所此刻有多焦急。他横下心坚持,在水下连续作业近3个小时,终于顺利完成任务。去年年底,丁建新被东海舰队评为“东海强军先锋”。 “台上一分钟,台下真的是十年功。潜水员的选拔和训练是非常严格的,成功没有任何侥幸。”该大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潜水员的选拔有一套特殊的医学标准和要求,牙齿的咬合度、高气压下心肺功能、咽鼓管通气功能、整体身体素质都要执行最高标准。 潜水员的一身装备有一百多斤重,这就需要他们经过高强度的训练,练就强壮的体格。潜水员每天训练7个多小时,其中一半以上的时间在水下,还要复习16种绳结的打法和各种潜水知识,体能训练、负重训练更是家常便饭。 水下切割和水下电焊也是潜水员必备的技能。打捞沉船时,伸出舷外的钢板必须切割掉,便于捆绑打捞;舰船螺旋桨被钢缆缠住后,需要进行水下切割;在地方水下建设、清理航道时,使用水下切割清理水底杂物。 水下电焊必须直接在水中进行带电操作,往往比在陆上焊接时具有更大的危险性,容易造成触电事故。水下作业中,电弧发出强烈的弧光,会灼伤潜水员的眼睛。而且熔渣飞溅,潜水员完成水下焊接出水后,面罩的周围、脖子上往往都会有一层黑色的焊渣。 行业高危 虽千万人吾往矣 对于经常在水下作业的潜水员来说,每次下水都有可能遇到危险。因为,水下不确定因素非常多,海况复杂,暗流湍急且流向不定。在海底还会遇到海洋生物、钢铁、渔网等,一旦刺破潜水服,就会给潜水员带来危险。 “某海域一艘舰艇破损进水,沉入××米水下,命你单位迅速进行救援打捞。”在一场实战背景下的应急开辟航道演练中,该大队受令快速驰援事发海域,潜水员刘安学、张虎成、倪磊争着要“下头水”,最终潜水骨干、二级军士长刘安学胜出。一个小时后,破损战舰破水而出,标志着救援打捞任务成功完成。 在潜水员这个群体中,“下头水”已成为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因为潜水员“下头水”,面对未知的水下环境,下水作业无疑是在与死神过招。“东海水下特别浑浊,情况很复杂很特殊,我们在水下都是‘爬’的,这是东海海区的一大特色。”刘安学说,他们大队有一个常用词——“爬码头”,只是现在谁也不清楚“爬码头”的前因后果,只知道这是艰苦训练的代名词。因为没有扎实的功底、过硬的心理素质,到了水下就hold不住场面。 这并非玩笑,刘安学还是新兵时就有过一件“糗事”。有一次援救地方打捞任务,刘安学第一个要求下水。当他慢慢克服心理障碍,托举一具遗体上浮时,后面一具遗体漂过来,正好双手搭在他的肩膀上,恐惧顿时涌上心头……幸好岸上指挥员及时发现并进行心理疏导,才顺利完成任务。如今,无论是打捞沉船、援潜救生,还是打捞遇难者遗体,刘安学都已经习以为常。 刘安学说,就是凭借这种不怕牺牲的精神,他们先后完成了多次急难险重任务,用实际行动续写着“水下尖刀”的荣光。 2006年,超强台风“桑美”袭击了福建沙埕港。台风过后,沙埕港满目疮痍。受领救援任务的他们紧急组建“潜水尖刀组”赶往事发地。到达第一天,他们召开了一次简短的碰头会,通报沙埕港的水质情况:泥沙较重、海区潮流复杂、落潮流速较大、港区流速随深度的变化较大且不规则……这无疑给潜水作业增加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危险性,“下头水”更是险上加险。 当晚,他们就接到打捞一艘沉船的任务。“越是恶劣的作业环境,越是要‘下头水’,这样才能体现潜水员的价值追求。”时任潜水员的张虎成主动请缨。凭借着过硬的技术,他很快就将沉船探摸到。但险情突然袭来,张虎成沿着沉船四周寻找钢缆,头盔上的供气管忽然被卡住。他往回探摸,发现供气管被渔网缠住,而且无法清理,随时都会有缺氧危险出现。 岸上的业务长葛红明得知张虎成被困住后,迅速穿起潜水服,小心翼翼地顺着张虎成的供气管摸过去。不一会儿,他就触碰到渔网,拿出剪刀,熟练地剪开缠在供气管上的渔网。少顷,供气管一阵抖动,让张虎成燃起生的希望。劫后余生,水下两只手紧握在一起…… 成绩斐然 吹尽狂沙始到金 在防救船大队办公楼前耸立着一尊铜像——该大队原大队长张达伍。在30多年的军旅生涯中,张达伍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海军防救事业,完成数百次艰难任务。1984年,中央军委授予他“献身海军事业的模范干部”荣誉称号。他的事迹激励着官兵践行强军目标、忠诚履行使命,该大队也因此涌现了一批又一批“张达伍”:朱其华、葛洪明、曹守杰、倪磊、刘安学、张虎成等等。 四级军士长倪磊,就是一名活着的“传奇”。“上级要在大队选拔一批潜水员进行模拟480米饱和潜水实验,这是我国从未达到的一个深度,你们谁敢上?”2010年夏天,时任大队潜水业务长葛红明刚作完动员,倪磊就第一个报了名。要知道,这个任务风险很高。在水下480米活动,需要10多厘米厚的钢板“保护”,这样才能承受住压力。而且,人在这种高压环境下很容易产生各种不良反应。 经过极其严格的体检,倪磊顺利通过选拔并与其他3名潜水员开始了这次漫长的实验之旅。加压舱内的整体空间接近10平方米,分为“居住、过渡、水下工作”3个舱室。在这样一个狭小空间,潜水员们要累计待上30天。 一段时间后,模拟潜水深度达到了480米,倪磊发现自己的行动明显迟钝了,每个关节部位都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咀嚼米饭时非常吃力。同时,舱外按照巡潜的作业要求把压力加到了水下493米,这样才能确保水下480米饱和潜水作业的实际意义。焦躁、恐慌,一系列不良反应让倪磊出现高压神经综合征症状。倪磊一边与不良反应斗争,一边在心里默念——挺住,挺住,再挺住! 当年9月,倪磊安全顺利走出舱门,并创造了模拟氦氧饱和潜水深度亚洲新纪录,最大巡潜深度达493米,打破了之前由日本创造的450米亚洲纪录,创造了属于中国人的水下传奇。 “这是一支充满活力的队伍,有一股初生牛犊的干劲和猛劲,经过不断地摔打和磨炼,他们已经成为一支攻克难关,战胜险恶的突击力量。”该大队政委王光说,组建60多年来,大队先后完成急难险重任务400余次,支援地方抢险救灾1000余次;先后被授予“全国新长征突击队”“全国防汛抗旱先进集体”“全国海上搜救先进集体”“上海世博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4次被评为“全国双拥共建先进单位”。防救船大队官兵的足迹踏遍安徽、浙江、江西、湖南、四川等十三个省市,留下人民群众的一片赞语:“军民协作的典范”“海上救护神”“水下尖兵为国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