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6月19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里红妆”香江行的戏内戏外

▲图为《十里红妆·女儿梦》香港演出场景。(林旻 摄)
▶泥金彩漆传承人陈龙与香港市民交流。
(姬联锋 摄)
◀香港市民在金银彩绣非遗展示前驻足。
(林旻 摄)

    本报记者 姬联锋

    昨天下午,《十里红妆·女儿梦》在香港荃湾大会堂成功演出,现场座无虚席,掌声不断。之前一天,这部舞剧在香港大会堂音乐厅演出,同样受到热烈欢迎。“这部舞剧很精彩,剧中元素很丰富,有现实的,有梦境的,也有内心的。”香港市民黎女士说。

    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

    “十里红妆”器物

    演员们在剧场内用精彩的表演和各种道具向香港观众演绎着江南的婚嫁习俗,讲述着浙江人勇于出门闯荡的创业精神。而在剧场外的大厅,来自宁波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金银彩绣和泥金彩漆的传承人,用实物向香港市民展示着“十里红妆”的婚嫁习俗。

    在香港大会堂和荃湾大会堂前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宁波泥金彩漆传承人陈龙和金银彩绣传承人裘群珠的展位前围满了香港市民,人们对这里展出的光彩照人的金银彩绣作品和各种红彤彤的“十里红妆”器物很感兴趣。

    陈龙热情地向大家讲解:“金色象征吉祥,红色象征喜庆、吉祥。”他还不时拿起“双龙长梁提桶”和“六角和合”等器物向大家介绍。“这个提桶是回娘家的时候装点心用的,挎在一只胳膊上,另一只胳膊可以抱孩子。”陈龙乐呵呵地说。有人想买那只精巧的“双龙长梁提桶”,陈龙笑着说:“这个不卖,是展示用的。我主要是向大家传播十里红妆的婚嫁文化。”

    有一位女士带着女儿来看《十里红妆·女儿梦》的演出,听了陈龙的介绍后,她让女儿用胳膊挎着那只“双龙长梁提桶”,然后拍照留念。桌子上放着的厚厚一叠《十里红妆·女儿梦》的DVD光盘已被热情的香港市民抢购一空。

    在一旁的裘群珠则在现场活态展示金银彩绣的制作,她正在绣的一幅龙凤盖头引来很多人拍照。“‘十里红妆’用的就是这样的盖头。”裘群珠笑着说。在她身后,还展示着多幅金银彩绣作品。“喜上眉梢”“玉堂富贵”“合和如意”等金银彩绣作品的展出,将现场点缀得喜庆洋洋,吸引了众多香港市民的目光。在她身旁还摆放着几幅放大的照片,照片上是千工床等“十里红妆”的器物。

    三部内地舞剧来港

    《十里红妆》票房最好

    从2008年首演至今,《十里红妆·女儿梦》已先后在国家大剧院、香港文化中心、纽约林肯表演艺术中心大卫·冠克剧场、新西兰奥克兰布鲁斯·梅森剧院、悉尼州立剧院等国内外知名剧场演出,迄今演出150余场,所到之处均受到观众热烈欢迎。

    本次演出的香港主办方、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文化节目组节目主任潘元明告诉记者,她们近几个月引进了三部内地舞剧,《十里红妆·女儿梦》是其中票房最好的一部。“有观众打电话来问,是不是在香港文化中心演出过的那部,她说还想再看一遍。”

    十年间,《十里红妆·女儿梦》的主要演员已经换了好几茬。这次来香港演出,越儿的扮演者王钰是从北京舞蹈学院引进的舞蹈演员,男一号阿甬由东方歌舞团首席演员曾明扮演。经过几代“红妆人”的不断打磨,《十里红妆·女儿梦》在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日臻完美,早已成为宁波向世界传播城市文化形象的一张亮丽名片。

    为了给香港观众奉献最精彩的节目,宁波市演艺集团的演出人员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到达香港之后,在酒店放下行李,所有演职人员就去剧院熟悉演出场地,到晚上11点才结束。道具组更是连夜装台。

    为了完成好这次香港的演出,宁波市歌舞剧院对该剧做了很大的调整。“因为香港大会堂和荃湾大会堂的场地受限,要把《十里红妆·女儿梦》完美地呈现给香港观众,必须克服很多困难。”宁波市歌舞剧院院长严肖平说,“这次在香港的演出,大的道具相对少一点,但这样一来对演出的要求更高。”

    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杨劲表示,在《十里红妆·女儿梦》2011年来港演出之后,今年再次来到香港,充分反映了这部文化精品的艺术生命力和观众号召力,另一方面也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十里红妆’的创作,到现在历时十年了,演一场,火一场;演到哪,红到哪。现在我们看这部文化精品,可以说我们能从中望得见乡愁,记得起传统。”杨劲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