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笔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6月30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飞来飞去岳阳楼

    碧水

    也是这个季节。

    江南的这个季节,湿漉漉,黏答答,闷沉沉,气不爽,天不爽,地不爽,人亦不爽。

    360多年前的这个季节,慈城观音堂的冯家众子孙寝食难安。冯母太夫人尹氏身披一袭素色锦缎袍子,长跪家祠的祖宗神龛前。她的鬓发有些凌乱,脑后的发梢屡屡撒出发髻。她念念有词,连连叩头,为儿子冯京第祈祷。冯妻叶氏则在房里翻箱倒柜,理出衣袜、被帐,嘱儿子送往杜岙……此刻,冯家老少已得知,官至督师的冯京第东渡日本乞师无果,归来后与王翊会合,率兵扎营于西山回风洞中,谋图复明大业。而此时此刻,清皇顺治已在京城登基。

    西山回风洞,现称四明山杜岙。杜岙,这一浙东小山岙因明清封建王朝的更迭,又因士子们不服这一更迭而载入史册。这是一段抗清复明的历史,而历史有时很像一则谜语,如今的我实在无法理解冯京第为了已经覆灭的明朝而不惜搭上部属官兵及全家老少的生命。当他作出选择时,是否已经想到抗争将会带来何等血腥?

    故事始于冯京第,终于冯京第。故事波及与他相关的五十位家人的生生死死。清·徐兆昺《四明谈助》仅用寥寥数语对这个故事进行了记载:“京第坐膺酷祸,而有母、有妻、有子、有妾、有五十人从死。”

    这是一个湿漉漉,黏答答,闷沉沉的季节。

    这个季节,看到这段文字,心不由得更加沉闷。几个男人的战争竟让那么多人为之陪葬,尤其是女人。大凡战争,男人流血,乃至献身;女人流泪,乃至守寡。史册每一句仿佛是个血淋淋的场面,连带点的字看上去都透出点滴血泪。然而在一片阴沉、血腥之中,突然跳出一句飘逸轻松的“飞来飞去岳阳楼”——诗句出自冯家某位女人之手,她或她因一场男人的战争,流的不单是泪,还有血,乃至生命。

    原来,在冯、王率师驻于西山的那些日子里,山里山外发生了不降与劝降的博弈。不降的男人们以其忠、其义,勇敢地坚守在杜岙的山头;劝降的男人们拘捕了冯京第的亲人,企图以此消磨不降男人们的意志。在这场博弈中,驻守山里的冯京第肯定无法知道亲人的所做所言。

    那年那个季节,劝降的男人将冯京第的亲人押羁进京。叶氏看到年迈的婆婆羁押在牢,遭受非人之遇,便微言劝婆婆自裁。冯母尹氏毕竟年及耄耋,没有理解媳妇的所说。想想也是,婆婆怎么会想到媳妇劝她了断自己呢?不久,叶氏被叫出去审讯。年迈的婆婆左等、右等不见媳妇归来,突然间明白了媳妇劝言的意思,便了断自己。史料记载了不降与劝降的结局——“太夫人遂陟燕,以道死。”其实叶氏谎称如厕,躲进临近厕所房中,解开足带悬缢而死。

    这之前,通往杜岙的山道上走来两个行乞的妇人。听口音,女乞丐不是本地人,而是广陵人。她俩皆是冯京第的小妾,被史册描述为“才思风发,善书”的女人。大凡庸脂俗粉的女人就遵循嫁鸡随鸡的道德标准,更何况是知书达理的女性,只是上山容易下山难。那两个广陵女人做了两年压寨夫人以后,被山人捉拿,献给劝冯京第投降的官职大帅男人。大帅命令两妾写信劝冯京第投降,不料她俩异口同拒,曰:“头可断,书不可作;即作亦无用也。”最后,她俩拗不过劝降的男人,只得写信,可写的内容却不合劝降男人的意愿,两人各自赋诗而述,一妾曰:“青山深处有春秋,分外冰霜不用愁”;一妾续曰:“可是梦魂留不住,飞来飞去岳阳楼。”

    好一个“飞来飞去岳阳楼”!把生命、生死看得如此洒脱。她或她没姓亦没名,却似千古绝唱,给这段血腥的历史增添了浪漫英雄主义的情怀。据载,诸将多怜其义,纵使一妾为尼以老。只是无人知晓,老尼究竟是赋“青山深处有春秋”还是“飞来飞去岳阳楼”的那一位。

    史载:冯京第被执,解肢死而终。冯的部属将冯的一肩臂与董志宁、王翊同葬于鄞城马公桥下(今江北双方坊一带),旧称三忠墓,墓后又迁到现在慈城大宝山北面。此乃350年后的事。

    宁波江北的双东坊现仍有三忠巷一地名,此地旧有马公桥,如今桥毁只留下三忠巷街名。每每走近三忠巷,我会想起它背后的故事,还有那位“飞来飞去”的女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