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学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7月13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把握实现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表示,综合判断,2017年全年经济增速有望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下半年经济增速可能会小幅放缓,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是有把握的。

    今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延续复苏态势,主要经济体需求回升,市场预期改善,我国经济逐步实现中高速稳定增长的有利条件仍在增加,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一定进展,企业利润有所改善,出口明显止降回升,部分增长困难的区域增速回正。但也要看到,国际逆全球化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抬头,增大了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主要经济体逐步退出宽松货币政策触发全球资产重新配置和资本市场动荡,可能影响到全球复苏步伐。同时,国内经济面临金融去杠杆和强监管、房地产市场调整等方面的影响,短期内有一定回调压力。

    目前,我国经济转入持续中高速增长阶段的基础尚不稳固,还需争取更多有利条件,政策着力点要突出增强和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后劲。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保持战略定力,完善宏观调控和审慎管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管控风险,提升开放水平,培育壮大新动能,促进新兴部门与传统部门融合,促进生产率持续回升,保持经济运行平稳健康。

    让G20继续引领世界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指出,G20机制下如何进一步推动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G20应成为全球风险防范的“减震器”。G20峰会机制是在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的。但是近两年世界经济面对新一轮寒流,各大经济体开始各扫门前雪。一方面,各大央行背离的货币政策趋势为世界货币体系的未来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另一方面,美欧等国以税收政策为抓手的全球竞争日趋白热化。全球经济的风险因素不断累积,需通过G20强化各国合作,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面对世界经济病灶,以协同联动的合作模式,打破全球各国发展失衡的难题。

    G20应成为全球持续发展的“动力源”。破解全球治理难题必须面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缺位”的问题,而全球经济治理再平衡需要的是可持续、包容、互联互通的发展。实现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可在G20机制下搭建世界创新体系,推动全球多方面经济治理合作,在实体经济创新当中实现全球创新研发能力以及从产品到市场之间相互转化能力的全球合作。

    G20应成为全球治理体系的“总枢纽”。通过顶层设计逐步建立常态化的协调网络,注重与“金砖国家”等多边合作机制的对接,使“金砖”等机制成为G20大政方针的共同承担者。与此同时,在G20机制下,完全可以推进与“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对接,将“一带一路”议题纳入G20的合作范畴,在全球范围内为G20进程提供更为宽广的视角和强劲的动力,使G20成为全球治理体系的“中枢”。

    树立重大创新产出导向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指出,过去我们强调“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主要是基于当时我国科技创新水平总体不高、创新能力整体不强的现实。新形势下,我们要按照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总目标、总要求,在更高起点上进一步明确与我国科技创新转型发展相适应的创新政策、创新体制、创新文化。

    要引导科技界在思想观念、组织体制和科技评价上实现根本转变,强调增强创新自信,强化重大创新产出导向,在基础和前沿方向上努力取得具有前瞻性的原创成果,在重大创新领域开发有效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技术与产品,在产业创新上发展具有颠覆性的引领性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自主创新能力的整体跃升,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大幅提升高端科技供给,从根本上解决低水平重复、低端低效产出过多等问题。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