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7月13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领导干部要学会坦诚接受舆论监督

    赵继承

    最近,网上热传陕西旬阳县水利局下属的河务局局长杨必领,跟媒体“躲猫猫”的视频。视频中,杨必领面对媒体采访“河道非法采砂”一事左躲右闪,记者问其身份,他坚称自己“不是河务局的”。而视频中给出的“河务局局长”官方公示照片,和被采访男子是同一个人。

    像杨必领这样,一些领导跟媒体“躲猫猫”的事屡见不鲜。记者对某一问题、事件、事故跟踪采访时,要么相关领导电话多次打不通,要么上门采访也是“大门紧闭”,要么工作人员也“不知道”领导去向,难得“逮到”领导,也是一问三不知,或者支支吾吾说不出所以然。

    有些官员见了媒体,咋就像老鼠见到猫?分析原因,他们心里无非有“三怕”:一是怕说漏嘴,让媒体抓住不放、深挖细究,最终拔出萝卜带出泥,问题越捅越大;二是怕担责任,说真话,引起领导反感,说假话,责任压身;三是怕被炒作,一旦事情曝光成为热点,引发舆论说三道四,收不了场。而之所以有这“三怕”,是因为相关部门在行政中确有决策失误或违规违法现象以及不担当、不作为行为。

    舆论监督,发挥着针砭时弊、激浊扬清、促进问题整改、遏制不法行为的积极作用。无论是党委政府还是公职人员、党员干部,都应把过好舆论监督关当作检验政府公信力和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试金石。在面对舆论监督时,讲经验成绩口不燥脸不红,对公众拍砖的事不遮掩不回避,坦诚从容。

    坦诚接受舆论监督,要求政府部门严格依照法律法规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确保政策的落实执行不跑偏走样;把承诺的民生、发展、廉洁事项践行好,通过高效、清廉的服务形象取信于民;树立严实的政绩观、事业观,不搞花架子、形象工程,以实绩实效为民谋福祉。

    坦诚接受舆论监督,公职人员、党员干部应始终坚持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利,坚决杜绝执法犯法、贪赃枉法、贪污受贿、吃拿卡要等行为,树好廉洁自律、遵章守纪、克己奉公的形象,真正做到身正不怕影子斜。

    坦诚接受舆论监督,面对指责、批评时,公职人员应勇于反思失误,敢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不怕丢帽子、丢面子、得罪人。出了问题,能够立改立行,让公众看到承担责任的勇气、改正问题的决心与行动,而不是“躲猫猫”。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