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体霓 6月29日上午,在上海乘车路过宜山路上的博库书店,透过玻璃窗看到里面有人坐着喝茶翻书的。回程中遂下车进内瞧瞧。在底楼的书架上看到莫言的演讲集《用耳朵阅读》,书外的透明纸已拆去,问店家,就此一本,打了一点小小的折,就买下了。再上三楼,在书架前凑近了看,有一排枣红色的书,抽出一本,书名《行脚八方》,作者郑培凯,为“百花谭文丛”其中一册。觉得作者名字很眼熟,亦将此书购入。 隔了一天,回到宁波家中,在书堆里果然翻出郑培凯所著《在纽约看电影》。此书21万字,是上海书店出版的“海上风丛书”里的一本,8年前在沪上科技书店以7元钱购得,打了3折的价。而《行脚八方》是3年前出版的书,5.6万字,却是22元原价。前者为电影评论文集,装帧普通。新购的那本,硬封面,有图片12幅,薄薄一册,便于翻阅。 6月29日是农历六月初六,《清嘉录》里有记载,说那天是“晒书日”,有晒书诗云:“三伏乘朝爽,闲庭散旧编;如游千载上,与结半生缘。”两册线装本的《清嘉录》,成人手掌般大小,书龄70多年了,封内有“上海文明书局印行”字样。1973年,大伯将其送于我,青砖色的封面,给阅读带来静气。又想起董鼎山先生20年前在一本书里说过,各地争出有关读书口味的丛书,证明读者的口味又在趋向严肃认真。 看《行脚八方》,翻到随便一篇即可读下去。每题为香港行脚、杭州行脚,以此类推,或徐州、福州、镇江,国外如纽约、大阪。作者笔下的游踪、风物、饮食、掌故、山水、人文,无不显出他的学识,归拢来还是读书。我在这本书里看到郑培凯先生与景与人的几幅照片,在上一本电影评论集里是没有的。不过,评论集里有作者简介,他是山东人,耶鲁大学历史学博士,曾在美国多所大学任教,现任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想想时隔8年,无意之中又购来他的书,可谓有缘。 在《福州行脚》一文中,作者说城里有条黄巷,里面最精彩的院落是小黄楼,庭院深深不说,曲折婉转之中,还包藏了两座小巧玲珑的花园,让人在赞叹厅堂宏伟壮观之余,有突然惊艳之感。觉得古代福州造园工匠叠山理水设计巧妙,其纤微细腻的审美构思,比之苏州园林,有过之而无不及。小黄楼里其中一家宅院是梁章钜在道光年间回福州养病修葺旧居而成。作者又讲到,过去读过梁章钜写的几种笔记,如《归田琐记》《浪迹丛谈》《浪迹二谈》《浪迹三谈》《楹联丛话》之类,对其个人没有感性的认识。看到他经营的屋宇房舍,走过厅堂内室,再伫立在他曾休憩的“知鱼乐处”小园,好像逐渐认识了这个人,并了解了他的情趣。文中提到梁章钜的笔记,我手头亦有线装本《浪迹续谭》上下册,为进步书局校印,内有浙江温州风物习俗记述。 《吃青团》这一篇写得很好看,郑培凯先生到昆山探访昆曲的遗迹,正好碰上春分时节。他就写道,油菜花已经开满了郊野,黄艳艳的,在微风细雨中摇晃,虽没有“杏花春雨江南”那样细致的诗意,“却另有一种乡野的春天风情,好像身穿蓝花布的村姑,挑着一担担清晨采摘的菜蔬,走过雾气未散的田塍,勤奋的爽朗之中,透露着生命的清新。”这样的句子有图画之美。作者到了澜漕村,那里是400多年前昆曲勃兴的大功臣梁辰鱼的故乡。看到村后有条宽广的河道,就据《昆山人物志》所记,描述当年戚继光大将军来访梁辰鱼,乘坐的楼船遮蔽了岸边的树影。作者还引申开去,讲了戚继光那口重40公斤的宝剑故事。 说到戏剧与电影,李欧梵先生写过《看电影》一书,不过,他说:“我写电影文章,是一个影迷的玩票,以西片居多,郑培凯的电影论述,才是电影研究中的真正‘国学’。”看来,《在纽约看电影》那本书,还得好好翻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