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以“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在“宁波帮”人士的捐建下继承和发扬“宁波帮”精神,形成了“爱国爱校,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2001年,学校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2005年,成立创业指导中心;2008年,成为全国30所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之一,“以第二课堂的有机整合为侧重点”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被教育部认定国内五大创业教育模式之一;2016年,被教育部评为“国家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学校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综合改革方案和“十三五”规划,并作为省重点高校建设重要内容。学校实施“双组长制”的“一把手工程”,成立以书记和校长为双组长的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将创新创业工作放在服务学校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推进。早在2005年,学校就成立创业指导中心,2007年起实施全员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校先后出台《中共宁波大学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意见》等30多个文件,明确提出创新创业“6425计划”,即学生参与创新实践人数超过60%,参与学科竞赛人数超过40%,参与创业实践人数超过20%,创业率达到5%。 学校于2015年成立创新创业学院,由校长担任院长,整合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研究生院、商学院等部门(学院)力量,构建“五大机构协同”和“校院两级联动”的工作机制,下设五个中心,围绕学院建设任务形成高效互动的协同工作机制。 学校为创新创业工作做了多重保障。近三年累计投入达7886.56万元,主要用于学生科研创新计划、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学生创新创业奖励等方面;把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计入教师工作量,列为职称评聘的条件;建立学校各类专利、技术的转让、入股机制;在学生奖学金设置中加强创新创业的导向和获奖比重;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累积与转换制度,实施弹性学制,创业成果特别突出的学生可提前获得毕业学位或保送研究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