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7月21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好一顿素食大餐

——读柯平《素言无忌:日常蔬食小史》

    沐小风

    收到柯平老师的《素言无忌:日常蔬食小史》那天,正好家里买了韭菜,想起拆书时曾在目录里瞄到“韭菜”的字样,心中窃喜,以为可以如法炮制了。

    结果,这书并非菜谱。那晚的韭菜,我还是按照惯常的方法,“将韭菜切碎直接打在鸡蛋里与之同炒”——柯平老师在书里说,韭菜炒鸡蛋这个菜,南方的做法要比北方的略胜一筹。于是顺理成章,那盘菜的滋味确乎比以前好了很多呢。

    《素言无忌》封面中间有一个圆孔,可见马叙老师手绘的配图局部——一大一小俩绿丝瓜,蒂部开着娇黄的花。翻开来,只见一个憨态可掬的大胡子,双手枕在脑后,袒露着肚皮,跷着脚丫,仰躺于叶阔瓜肥的丝瓜架下,瞪着大眼做着白日梦;再看封底,画着同一个大胡子,一袭素袍,扛着一株大白菜,脚边跟着一条若有所思的狗。这大胡子,活脱脱就是柯平老师本人嘛。听闻马叙老师诗文俱佳,三年前开始涉足中国水墨画,目前已有上百幅作品被人收藏。今年起还成了宁波名刊《文学港》的御用插画师,一幅幅简洁而富有生趣的水墨丹青,为《文学港》增添了几分意蕴。反观他为此书所作之画,妙趣横生,并随着墨香溢出满满的清凉和欢喜。

    原以为这么单薄的一册小书,用不了两天就能看完,但事实证明我错了。《素言无忌》内涵厚重丰富,随便翻到某一篇,就可能有数位历史名人(大多是美食家)穿越时空来到你面前,围绕着食物的起源、形色、口感、类别、吃法、功效等谈笑风生,吟诗作赋,他们可能会为地方差异争得面红耳赤,也可能会捅出几则彼此熟知的逸闻趣事调笑取乐……套用一句网络流行语就是,你不是一个人在吃饭,而是在和很多人一起进餐。屈原、李时珍、苏东坡、董说、李渔、张岱、金庸、周作人、张爱玲、梁实秋……无一不是作者的熟人,因此,要跟上他天马行空的脚步,真不是件易事。那些家常时蔬的野史、正史、种植史、传播史、发展史,他熟稔于心,信手拈来。比如柯平写西瓜,从自己呼朋唤友吃西瓜写起,写到金圣叹罗列人生快事,夏日吃西瓜名列第十七,然后“顺便查了一下它的历史,居然跟外国有关”。一通西瓜的舶来史之后,他接着写民国上海女富婆罗迦陵爱吃臭西瓜皮,又延伸到她藏书的文海阁,当年王静安寄身于此,写出了两部惊世骇俗的关于甲骨文的大作……一圈兜下来,最后笔触落回小时候的自己身上,用一件与西瓜有关的旧事收尾。这散文,真是散得够淋漓尽致。不由联想到柯平老师年初为我们奉化文丛第二辑写总序时,专门针对我的散文集点评道:不够散。看了此书,我算是领教了他的言下之意。

    说是日常蔬食小史,其实洋洋大观。除了鉴古通今,他还喜欢对食物进行考证。比如杨玉环当年吃的荔枝究竟运自何处?他查到宋人蔡君谟在《荔枝谱》里说,当时全国主要产荔地在福建、四川和广东。根据计算“快递”的速度和荔枝不易保鲜的特点,他推算认为要吃到新鲜荔枝,只有从四川“骑送”。还有《馒头趣话》一文,不仅为我们找到了馒头的发明者诸葛亮,还对古往今来的众多有馅的、没馅的、城里的、城外的馒头们进行了纵横捭阖的议论和思考,最后从“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说到“城外多少土馒头,城里尽是馒头馅”,读后让人掩卷深思。

    作者思维阔达,文笔酣畅,文中不乏戏谑、调侃和揶揄之处,比如他写《卖炒面的诗人》,字里行间都是悲悯和自省。而对于李白的犬儒主义,他表示不寒而栗,其风骨可见一斑。也有“恨不得起诗人于地下”的时候,想象着他抓耳挠腮的模样,真是乐不可支。

    “3000年前吾国先贤左丘明首次喊出肉食者鄙、素食者智的革命性口号”,300年前又有李渔身体力行,而在实际生活中,柯平老师又因茹素诸多得益,我猜,因为这些,他写了这本有趣的书。而书中,与写到的食物相比,那些与素食文化有关的智者相对更多一些。有语云:有趣的人终将在一起。这些人和作者一样,都是超级吃货。正是他们的所思所悟,让朴素的美食有了深厚的底蕴。

    这不,买了一把苋菜,特地拍了几瓣蒜进去清炒,一边盛菜,一边就想起书中引用张爱玲的描写:“……一碗乌油油紫红夹墨绿丝的苋菜,里面一颗颗肥白的蒜瓣染成浅粉红……”一颗心不由清静下来。这样的时蔬才真正风雅,才不负人生啊!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