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讲堂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7月21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考古也可以是一件好玩的事

今天的考古人经常参与影视拍摄等“好玩”的事(高蒙河 供图)
(楼卓怡 摄)

    顾 玮 吴央央 整理   

    盗墓小说为什么流行?

    盗墓是中国古已有之的一个职业,现在盗墓已形成一条龙的产业链,说得夸张一点,差不多被盗一周后,文物就能出境,就能在国际拍卖行上出现。这些年来,《鬼吹灯》《盗墓笔记》等盗墓小说特别流行,还演过这类题材的话剧,现在又拍了电影、电视剧。不了解考古的人会说,你们考古跟盗墓有什么区别?我们也出了很多专业的书,但一般公众不看。其实有些书特别好,虽然从专业角度写的,但并不晦涩难懂,有些就是文化读本。也有专门写盗墓史的书,但都没有《鬼吹灯》等盗墓小说流行。

    盗墓小说为什么比业内人士写的学术或者文化类读物更为流行呢?这里面有很多原因。首先,盗墓小说更有故事性,它有人物,有事件,有情节,有过程,有爱恨情仇,这是一般学术书里不可能有的。其次,我们每个人多少都有点寻宝情结,有猎奇心理,当我们阅读盗墓小说的时候,就有点像沉浸式体验,会自觉不自觉地跟小说里面的人物、情节、故事发生某种关联。我也不反对我的学生读盗墓小说,但是不能把它同考古混同起来。

    有记者来找我,说高老师你讲讲盗墓有哪些机关,它跟考古有啥区别。我说考古是科学,它是一个事业,盗墓是违法的,两者怎么可以放在一起讲。我之前做讲座时,也会特意去引导听众,比如前两年我在上海图书馆做讲座,题目就叫“考古不是挖宝”。

    司马迁在《史记》里有过记载,秦始皇陵里有什么呢?有驽。而且他还描述,有人进去驽就会发射。而其他的正史里,基本就没有关于暗箭机关这样的记载。因为帝王级别的墓葬本身就是讳莫如深的,这方面的记载特别少,甚至连怎么下葬、哪一天出殡、墓葬怎样营造,一般都没有。我们只有在一些野史或者笔记小说里,才会看到有关墓葬机关的记载。当然我们在考古中也有所发现,比如定陵里确实有顶门石,用石头把门顶上。那里面的人怎么出来呢?谁顶的呢?民间的说法很多。

    实际考古情况怎么样?没有小说描述得那么复杂,但确实有一些防范的措施。比如说深埋,像殷墟大墓得在十几米深,一般的毛贼很难盗掘。比如说凿山,就是在山里凿一个洞,然后门一封,用铁水浇上,外面再隐蔽起来,一般人真的很难找到。这种情况汉代就有,甚至更早的战国也有。据说唐十八陵里,有十四陵用的是凿山的办法,但是其中,只有乾陵没有被盗过。因为过去的盗墓贼,盗了什么都记有账册,但是乾陵没有。据说从唐代开始,就有人寻找乾陵的墓葬入口,一直找不到。我还专门在电视台做过一期节目,介绍乾陵的入口最后是怎么找到的,找到之后又发生过什么事情。那是1958年,修兰西公路,从兰州到西安的公路,炸山的时候把乾陵的石头炸出来了,相当偶然。乾陵直到现在也没有发掘,因为国家不会批准主动发掘帝王陵墓。日本更严格,你看秦始皇陵我们可以去参观,但日本天皇的墓葬,根本不能进。

    人们为何津津乐道于考古?

    中国考古发展到今天差不多有100年了,这期间中国考古经历了哪些阶段呢?1978年我读大学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只要学会4个字就可以毕业了。什么字呢?首先是“发现”。学会用科学的办法,把文物挖出来,别挖坏了,这就是我们说的“发现”。第二是“研究”。能把挖出来的东西进行整理,按照科学发表材料的规则写一个考古发掘的报告。所以我们大学期间基本上就学了这4个字。

    20世纪90年代以后,考古界发生了变化,增加了“保护”的内容。比如说古建怎么维修?器物出土后怎么修复?书画纸张类的东西怎样进行保护?这些我们读大学的时候没有学过。现在我们复旦大学文博系,有好多老师专门教学生“保护”,比如学纸张的文物保护,学陶瓷修复,学铜器修复,都是很细的专业。

    2000年以后,考古界又出现另外一个词了,叫“利用”。文物的损坏、破败,是绝对的,但我们在合理利用过程中,可以让它们的损坏程度小一点,频率慢一点。比如说大家都知道有一个老太太,就是马王堆女尸。20世纪70年代发掘时,当时人们认为古尸不是文物,处理掉算了。幸亏后来还是想办法保住了,留到现在,就成了我们说的非常重要的文物。

    对文物的利用是有限度的,更重要的是“传承”,把它们传下去,能传多久是多久,能不动,尽量不动,这是2010年以后形成的理念。我做过一个学术课题,叫“中国人的文物观的变迁”,研究的是几百年来中国人对文物的认识是怎样一点一点变化的。

    考古的理念如今已扩展为10个字,即发现、研究、保护、利用、传承。

    为什么今天的人们会对考古津津乐道呢?我总结了这么几个特点,从客观属性上说,考古有具象性的特点,是“触手可及的过去”。考古有时空性,非常具体的点位。考古有纪实性,在整个发现过程中,无论看电视直播也好,看媒体的报道也好,确实是比较吸引人的;从心理属性层面分析,考古具有神秘性,考古发现常常与探秘寻宝等联系在一起。它又有民族性,有一些文物确实能引起公众的家国情怀,比如说圆明园的兽首;再从社会属性分析,考古有时效性,一个很大的发现,马上就能成为社会热点新闻。它有轰动性,轰动效应堪比体育和航天新闻。秦始皇兵马俑、敦煌壁画等考古发现,还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心灵冲击,就是我们说的震撼性。

    经常有人问我,高老师你咋知道什么地方有什么东西呢?其实我们的职业习惯是低头调查。有一次在宜兴,晚上出门散步,回来的时候,居然在宜兴大街上捡到一枚铜钱。又有一次去桃花岛,别人都下海游泳了,我在海边捡回一捧瓷片和陶片,那是海水冲上来的,说明附近有沉船,或者周边山上有瓷窑。我们的职业习惯就是低头调查,比如说浙江到底有多少文物,这都要靠长年累月的考古调查得来。

    为什么说考古“好玩”?我写过《考古好玩》这本书,专门讲考古是咋回事,我希望考古得到更多人的理解、支持。我在复旦开大课,有很多同学喜欢选考古的课来听,形成了一个风气。在电视上开讲座,也是为了引起公众对考古的关注。过去,考古人只知道埋头搞研究,但现在考古人跟社会沟通交流越来越多。有没有故事性?有没有趣味性?有没有知识性?有没有学术性和专业性?这都是对考古学家新的要求。现代考古人干的事情越来越多元化。

    为什么说考古好玩?现在考古专业的学生要学习设计,要学习怎样布展,怎么去参加评审会,甚至还要写剧本、做雕塑、拍动漫小电影等。比如我们给良渚博物院做4D影院片子的海报,我们拍小场景的电影用于虚拟演播,有些学生也经常客串电影中的角色什么的。这是现代考古人在“玩”的事儿。

    最后我要强调什么呢?发现、研究、保护、利用、传承,考古就是干这5件事,考古不单单是“脸朝黄土背朝天”那样一种工作状态。

    (讲演内容来自天一阁书院·国学堂,有删节)

    主讲人名片

    高蒙河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中国考古学会公众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长期在考古一线工作,主持发掘过三峡和南水北调等20多个考古遗址。

    近年来倡导公众考古,出版多种面向社会公众的考古著作《铜器与中国文化》《三峡考古记》《考古不是挖宝》《考古好玩》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