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们提供借住地 乘人熟睡偷转账 小毛今年27岁,由于工资少,花费多,生活过得比较艰难。今年2月,小毛无家可归,向好朋友阿标求助。阿标二话不说就收留了他,让他暂住在自己的租房里。 阿标自认小毛是自己的“哥们”,对他十分照顾,平时不分你我,就连自己的手机,也经常借给小毛使用。小毛因此获悉了阿标手机上的锁屏密码等信息。 一天深夜,阿标睡熟后,小毛拿着阿标的手机玩,无意中发现微信钱包里有4500元钱。小毛立即红了眼,想也不想就拿着手机跑了。 第二天,阿标醒来发现小毛和自己的手机都不见了,打电话不接,发信息不回,阿标觉得事出蹊跷。于是,他向人借了手机,登录上自己的微信账号,发现微信钱包里的钱已被转走。 阿标报警后,警方在慈溪的一个网吧里找到了小毛。此时,小毛已经将从微信里提取出来的4500元钱花掉了一部分,只剩下3000多元。 余姚法院审理此案后认为,小毛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秘密手段,窃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已经构成盗窃罪,判处小毛拘役四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 向朋友借卡转账 缺钱动起歪脑筋 小马在余姚某包装厂做保安,去年6月,因家里母亲生病,他找亲戚借款500元。但当时银行卡一时找不到,对方无法把钱汇给他。于是他找到原先的同事小鹏,想借他的银行卡来转账。小鹏与小马关系不错,没多想就把银行卡交给了他,并将银行卡的密码告诉了小马。 顺利取出500元钱后,小马把银行卡还给了小鹏,私下里却偷偷地将小鹏的这张银行卡绑定在了自己的微信账号上。 小鹏对小马私自绑定银行卡的事情一无所知,之后,小马辞职离开了工厂。今年年初,小鹏突然发现自己银行卡里刚发的一笔3000多元工资不翼而飞,不知所措的小鹏立即报警。 经过调查,警方发现小马有重大作案嫌疑。经过审讯,小马交代了自己利用微信发红包的形式,用绑定小鹏银行卡的微信账号,给自己另外一个微信账号发了19个红包套现的事实。转完红包后,小马害怕此事被小鹏发现,还将登录两个微信号的手机及手机卡扔到了姚江,企图逃避罪责。 近日,余姚法院经审理,认为小马的行为已经构成盗窃罪,由于其在事发后积极赔偿,且取得了小鹏的谅解,从轻判处其罚金5000元。 (陈文铮) 【编后】 对曾帮助过自己的人下黑手并因此而触犯刑律,两案中的被告人理应受到处罚。但与此同时,作为被害人,也应在日常生活中有所防范,避免自己财产受损。科技的进步,使得支付方式越来越便捷,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最好的朋友,也不宜将与自己财产有关的信息泄漏,这不但是保护自己,也是对朋友的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