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钰 东海之滨,人杰地灵。在这条海岸线上,上下几千年的海风吹拂,纵横数十代的文化积淀,孕育了这里独特的风情和魅力。东海之畔的镇海,这个古县城的屋影已经在千年历史的风尘中再也看不真切,但镇海中学的办学渊源,却是真真切切地深植其中。宋朝雍熙二年,镇海始建学宫。至绍兴八年,又于梓荫山西侧改建县学,后经明、清各朝的续建扩建,逐步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县学建筑群,这就是镇海中学的雏形。 在漫长而芜杂的历史中,江山易主、朝代更替所带来的人世变迁,似乎并没有在这座宁静的小村庄留下太多的沧桑。海水日复一日地清澈,略带咸腥的海风从时空深处吹来,浪头欣欣然在礁石上开出各异的花朵,伴着码头上韵味十足的渔歌,仿佛亘古不变。直到近代前夕,世界格局风起云涌,终于也将东海碧蓝的海水搅得浑浊,连风中也裹挟了硝烟的气息。彼时的中国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国家大局岌岌可危。1911年辛亥巨变后,各地纷纷掀起兴办新式学堂、培育新式人才的热潮。乡贤盛炳纬与时任宁波知府共同筹划建立县立中学堂,镇海中学就这样诞生在暗流涌动的时代大背景下。 或许是因为诞生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使得勇于革故鼎新、破除陈规的桎梏,一直是镇中的精神传统,而这传统又以不同的形式在镇中人身上折射出来。1926年春,左联作家柔石(赵平复)怀着“走异路,逃异地,寻求别样的人们”的信念,来到镇海县立中学堂,成为国语和音乐教师。他后来创作的小说《二月》便同这段经历有密切关联,镇海中学内至今还筑有“柔石亭”来纪念这位革命先驱。县中首届毕业生、后来成为中共早期领导人的张人亚等,更是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镇中人的革命精神,至今仍被人们铭记。 1937年,日寇入侵。被战火和硝烟包围的镇中辗转多地坚持办学,尽管只能以破败的寺庙为校舍,不远处便是两军交战的隆隆炮火,镇中师生依旧攻坚克难,潜心治学。一位校友在回忆录中写道,“那时我们在临江,在霞浦,在柴桥,于困境中坚守着胜利的信念,这信念使我们不停下,并且不断地向前追寻。” 漫长的战争将中华大地蹂躏得满目疮痍,直到数年之后,和平的曙光才透过血色的烟雾闪现在东方,同激动人心的胜利一起点燃了人们心中的希望。1946年春,镇海光复。辗转山间野里十余载的县中从瑞岩寺返回城区,以战火中幸存的学宫(孔庙)为校址复课。这一座学宫承自唐宋,继于明清,名曰“大成殿”,是先贤取“集百家之大成”之意。直至近代,几度流于战火之中而得以幸存,或许冥冥之中有神灵护佑这一方学脉,日后才得以重挂大成殿牌匾,将圣人先达供奉于此,鞭策一代代学人奋发图强。1956年,从废墟中重现生机的县中与辛成中学合璧,建成镇海第一所完全中学,命名浙江省镇海中学。至此,镇海中学汇四朝学脉,凝数代心血,终于成为烈火中涅槃的凤凰,迎着东海喷薄的朝阳,振翅飞向天穹。 光阴荏苒,岁月如同东海柔情缱绻的碎浪,冲刷模糊了礁石暗褐色的纹路,也淡褪了那些曾经鲜活的印象。漫步在镇中校园,脚下的石板路曾历经沧桑,梓荫山脚下古炮的巨眼漆黑幽邃,仿佛深不见底。这一百多个春秋里,多少次草木枯荣,殿宇飞檐上的琉璃瓦或许剥蚀了艳丽的色泽,却依然在阳光下折射出夺目光华,镇海中学带着与生俱来的气节和厚重感,淡然安详且愈加繁荣。今日已不见昔日炮火中的苦难,蓝天白云,水土滋润,绿树青瓦,掩映其间,我们看到的是每个学子和整个民族更加光明的未来。 回望东海之滨,她踏着涛声走来。透过历史的风尘,她的步伐袅袅婷婷而又执着坚定,眼神里的光芒,似乎数百年来也未曾改变。 “共我叙墨,语不须多;老句筛新,乱言成册。共我故鹤,饮酒止渴;抛姓名,换山河,遍行过。” 镇中忘记的事,历史会记得; 历史忘记的事,镇中会记得。 (作者系浙江省镇海中学 高二(6)班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