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记忆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8月04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风犹存力洋村

力洋老宅子(尤才彬 摄)

    杨小娣           

    力洋村是宁海县八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之一,始建于唐代而盛于宋、元、明、清。位于宁海东部,距县城28公里,北依盖苍山(茶山),南濒三门湾,兼山海之优,民风古朴。力洋得名的缘由众说纷纭,有说因村东山上有栗树得名栗洋,有说因地势偏海湾之内,从里洋演化而来。据南宋嘉定《赤城志》记载,力洋的行政村名是宁海县朱开乡辟邪里十七都。明清之际,一些文士秀才因其位于“苍山之麓、沥水之阳”更名为“沥阳”,后又改为沥洋、力洋,沿用至今。

    唐朝之前,力洋周围还是海洋,只有附近的蛇头山等地有零星住户。据东仓《叶氏宗谱》记载,唐朝末年的吏部尚书叶温裕从天台来宁海游历,见宁海山川秀美、物产丰饶,遂生迁居之意,一路东行过力洋到中堡而定居。又记载:南宋丞相叶梦鼎少年时代曾从台州赴考回来,在力洋岭脚憩息时捐资建庵名曰“沥阳集庆庵”,继又扩建两厢,辟为书院,一度在此读书,此时力洋已具有完整村落。民国以来,力洋历经建乡、建镇、建区,都是乡镇治所。1958年,宁海、象山两县合并为象山县,县城一度设在力洋。1961年,恢复宁海县建制。1962年,宁海县人民政府改镇名为“力洋”。现今,力洋是三门湾历史文化后院。

    力洋村的大多数古宅既体现沿海渔村的雄浑和粗犷,又有江南民居的精细与纤秀。力洋先民好龙,建筑装饰也以龙图案为主,无论木雕、砖雕还是石雕、灰塑,皆惟妙惟肖。也喜用碎瓷片作为建筑物的装饰,古老的青花瓷碎片被装饰在门楼及马头墙的灰塑上,或安插在围墙顶端堆塑的龙脊上,既象征龙鳞又可防人攀爬,好看且实用。

    现存的力洋古建筑大多为叶氏古宅,共有19处,12处保存完好。这其中,“上大份”叶氏古宅保存得最完整、最原汁原味,被省里专家称为“浙江东南第一大豪宅”。因其南向并列五门又称为“五门大宅”,宅主为叶氏长房叶善瑗,国学生,于乾隆晚期建成此大宅院。建筑占地2500平方米,坐北朝南,四周竹木成荫,外有小桥流水,整个大宅呈封闭状态,是一座“回”字形四合院。大车门是石库门,二门是木制围屏门,石板大道地,中堂梁上雕刻有倒挂狮子,堂左右有通道通向后堂,共有六套厢房,为走马楼样。屋脊上均有龙形砖雕,屋脊中央雕嵌景泰蓝大圆盆,大门两侧墙上有狮子绣球灰塑,配有“福寿”等大字。屋脊是龙,墙上是狮,突出了力洋的山海文化。各类灰塑历200多年风雨,仍完好如初,据考证,它们是用上等蛎灰拌和糯米作为黏合剂,所以能耐久不败。

    另外出名的还有叶家祖宅,系明代建筑,原名鲍家庄,是叶温裕后裔叶乾仁自岭峧迁居力洋后买下的古宅,后成为叶氏创业发祥地。大翻译家叶水夫故居原系傍水建筑,今仍存两道石库门,檐头上有一“独占鳌头”图案的灰塑,透出科举文化的印记。雕梁宅中存有唯一一根雕刻着“四凤穿牡丹”的大梁,堂前四根两头小、中间大的梭形大廊柱标志着唐宋以来的工艺,乃国宝。连科宅得名于宅墙外的灰塑图案,一只鹭和一株莲荷相依,寓意“一路连科”,宅主叶氏也确是清代科场得意者,一门三贡生。其他许多古宅,不一一列举。

    大宅群东侧沿着大宅墙根与大路之间,自北至南有一条大水沟,如护城河般护着大宅,俗称“大水圳”,环流全村。每栋大宅的东首门户铺有宽窄不一的石板桥,接通对面的石子大路,构成“小桥流水人家”的生动画面。可惜现在很多石板已损或被水泥路湮没,大水圳也断续隐没。

    在这片诞生过古老传说、流传着传统歌谣、衍生了舞狮剪纸等非遗技艺的文化沃土上,也诞生了一批中外闻名的风流人士:叶颂清为辛亥革命志士,陆军中将,曾义救童保暄,后从军中急流勇退,劝学办学;叶沛婴是早期大学教授,为叶元龙、马寅初得意门生,宁海中学创办人之一;叶裳是保定军校毕业生,抗日战争爆发时,任79师少将副师长驻节浙江,是位坚定的抗日将领;叶渿为叶颂清子,抗战勇士,1941年湘江布雷,击沉日舰“西美丸号”等多艘,荣获国家勋章;叶水夫是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文研所所长,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会长,译著作品千万字以上……一个个重量级的历史人物,为力洋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