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学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8月24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端声音

阐释好中国理论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常务副主任杨胜群在《人民日报》刊文指出: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故事,使这个理论体系真正入脑、入心,一定要深入发掘和阐释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所具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特别是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用中国梦形象概括的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中国梦不只是国家发展的目标,而且是中华民族历史和精神的标识,凝结着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前仆后继的奋斗历史,这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二是借鉴吸收前人为政经验所形成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同志提出的许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对这样一些理念、思想和战略,如果不去发掘和阐释其内在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是很难阐释清楚的。

    三是大量阐发的关于劝学、立德、律己、笃行、廉政等有益的传统思想道德观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华民族尊奉的传统价值目标,其中修身是基础,是第一位的。而修身又包括劝学、立德、律己、笃行、廉政等。习近平同志在论述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倡廉问题时,从古代典籍中大量援引这方面的经典名句,阐发中华民族重视修身、善于修身的传统思想道德观念,给人以深刻的启发。这些内容,实际上已成为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思想内涵,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研究。

    地方治理首在善政

    中央编译局研究员杨雪冬在《北京日报》刊文指出:地方治理一直是中国治理改革图景中重要而且充满活力的板块。地方不单单是国家治理活动的场域、治理效果的展示窗口,还是关键的主体。有了善政,才能达到善治。这是古今中外治理的基本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浙江等地工作期间,就一直强调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一张蓝图绘到底,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近年来,这些地方取得的发展成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这种理念的坚持。习近平总书记认为,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能搞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对那些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做法和决策,要一以贯之,决不能朝令夕改,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而要在前任的基础上添砖加瓦。这是一种政治品格,是正确政绩观的反映,也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需要。”不搞“政绩工程”,并非不要政绩,而是把一城一地、一时一事的成功置于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事业之中;克服治理“工程化”倾向,并非放弃效率效益标准,而是全面坚持科学民主法治协调持续的现代国家治理原则。

    开放发展: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要条件

    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韩保江在《经济日报》撰文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除了要继续发掘国内需求侧和供给侧的发展动能和潜力,还必须继续借力国际市场和资源,尤其是借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新机遇。因此,落实开放发展理念,推进国际国内双向开放,继续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要条件。

    这是因为:其一,保持中高速增长需要继续提高外需和外资的贡献度。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千方百计拓展国际市场、扩大对外出口,继续保持和增强外需对经济的拉动力,仍是必要的选择。同时,吸引尽可能多的外资特别是来自发达国家的外资是解决我国实体经济投资不足问题的有效途径。其二,推动结构优化需要深入参与国际产业链和价值链分工。只有实现经济发展质量跃升,才能更好融入经济全球化,充分利用国际贸易自由化和国际投资便利化带来的竞争力红利,并促进世界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其三,实现创新驱动发展需要借助世界智慧和国际智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