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发 徐骏作 |
在“7.26”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伟大梦想”,号召全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习近平民族复兴思想是其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思想秉承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始终念兹在兹的民族复兴理念,反映了中华民族从沉沦走向复兴的不可阻遏的历史大势,同时又与时俱进,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将近代以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问世后持续发展的民族复兴思想推上了高峰,是指引当代中国迈向民族复兴新征程的强大思想武器,是万众一心砥砺前行、成就民族复兴伟业新的动员令,凸显了我们党对民族前途命运始终不渝的历史担当与使命追求。深刻理解习近平民族复兴思想的历史地位,有益于深入领会该思想的重大意义。 夏春涛 一、将近代以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持续发展的民族复兴思想推上了高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念,是在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大举侵华、民族危机日益加重的背景下生成发展的。鸦片战争战败,是中华民族百年屈辱史的开端,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致力于民族复兴的起点。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结束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他是近代明确提出“振兴中华”口号的第一人,临终之际仍在念叨“和平,奋斗,救中国”。以上各种呐喊、求索与奋争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但都没能找到一条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最终均遭挫败。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给风雨如晦的旧中国带来光明和希望。党自诞生之日起便以民族复兴为己任,致力于反帝反封建,义无反顾地担负起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重任。在1940年撰写的《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毛泽东明确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一句话,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在为新华社撰写的1949年新年献词中,毛泽东作进一步阐述,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从而“使中华民族来一个大翻身”“使中国人民来一个大解放”“造成由人剥削人的社会向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可能性”。经过28年浴血奋战,党带领人民终于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国家高度统一、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的诞生,彻底结束了近百年来中国饱受屈辱的历史和一盘散沙局面,彻底改变了中国人民任人宰割的悲惨命运,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必要前提。 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豪情满怀,紧紧依靠人民创造性地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我国由此实现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踏上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党带领人民发愤图强,掀起社会主义建设热潮。尽管受“左”的错误影响,我们在前进中遭受挫折、走了弯路,但依然取得巨大建设成就,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包括成功研制作为大国标志的“两弹一星”,并在探索过程中取得独创性理论成果。这些均为后来的新探索提供了有利条件和有益借鉴。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踏上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为实现民族复兴拟出了历史进程表。他一再强调,“这就是我们的雄心壮志”“我们就是要有这个雄心壮志”。1990年4月会见外宾时又明确表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党的十五大报告在进行世纪之交的回顾和展望时,强调“我们党对中华民族的命运担负着崇高的历史责任”是全党的共识。党的十六大郑重表示,“党从成立那一天起,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党的十七大强调,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党的十八大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明确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期以来,党带领人民接续探索与奋斗,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使我国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持续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在这关键节点上,习近平抚今追昔,对民族复兴这一重大命题作了迄今最集中最系统最深刻的阐述,且富有新意:首次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简练地喻作“中国梦”,易于领会,令人憧憬,有感染力;首次明确揭示了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首次明确指出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系统阐释了中国梦的源起及中国人民可歌可泣的奋斗历程,中国梦的实现路径、精神支撑、力量源泉;首次科学阐明了伟大梦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之间的关系;首次明确诠释中国梦与世界的关系,表示“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和平,不是动荡;是机遇,不是威胁”,“中国梦既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想相通”。从历史长时段来看,习近平民族复兴思想承前启后的意义和作用十分突出,将近代以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问世后持续发展的民族复兴思想推上了一个高峰。 二、指引当代中国迈向民族复兴新征程的强大思想武器 关于如何实现民族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三个“必须”,深刻诠释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怎样一种精神状态、朝什么目标迈进以及依靠谁来实现等重大问题,凸显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为实现民族复兴确立了根本遵循。 旗帜引领方向,道路决定命运。中华民族为改变命运艰辛探索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充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适合中国国情,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人间正道是沧桑”,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之所以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其根本原因在于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实现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带领人民长期探索与奋斗取得的根本性成就、得出的根本性结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说到底,中国道路的成功是社会主义的成功;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坚持社会主义。从字义上讲,所谓“复兴”指衰落后再兴盛起来。而今天所说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简单地再现汉唐雄风、康乾盛世,而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在社会主义形态下振兴中华,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辉煌,中国梦本质上是社会主义的强国富民之梦。 这么多年来,我们在跋涉前进中一直受到来自“左”的、右的干扰。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一核心问题上丝毫动摇不得、含糊不得,必须明辨是非,坚决抵御错误思潮的影响。封闭僵化的老路、改旗易帜的邪路,都是死路一条。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根本的是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继续统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锲而不舍地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以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国之本,是以不变应万变,可以有效抵御右的干扰;以改革开放作为总方针,是积极求变,可以有效防范“左”的干扰。有了这两个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的基本点,就能确保我们始终走在正确道路上。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华民族从沉沦走向复兴,是一个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离不开强大的精神力量作为支撑。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其精髓在于团结一心、自强不息。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就此指出:“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诞生在抗日战争烽火中,唱出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中国人民誓与外敌血战到底的信念,鲜明体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铁人”王进喜“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迈誓言,以大寨和红旗渠为代表的改造山河的壮举,“两弹一星”精神,以及抗洪精神、抗击非典斗争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则标志着伟大民族精神历久弥新,在建设和改革时期得到升华。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伟大时代催生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新时期以来,我们党大胆改革、锐意创新,包括大力推进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与时俱进成为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党和国家充满生机活力,进而极大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在漫长的峥嵘岁月中,我国56个民族唇齿相依、休戚与共,共同培育了璀璨的中华文明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共同推动了民族复兴的进程。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进一步增强了这种凝聚力。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是维护祖国统一、抵御一切民族分裂势力和分裂活动的可靠保障,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推而论之,这种凝聚力与个人表现是分不开的。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翻身得解放,成为国家的主人。个人梦与国家梦、民族梦、人民梦是融为一体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人心齐,泰山移。”共同的理想信念使全体人民能够做到守望相助众志成城,进而形成实现民族复兴的不可阻挡的磅礴力量。 三、万众一心砥砺前行、成就民族复兴伟业新的动员令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民族复兴是在千回百转千难万险中砥砺前行,每前进一步都很不易。今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同样要涉险滩、克难关。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国内外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正是基于对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的分析,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告诫全党“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7.26”重要讲话中明确强调,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知危图安”。 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爬坡闯关,一路披荆斩棘,不但没有被难住、被压垮,反而发展得越来越好,关键是不能自乱阵脚。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严肃指出:“从严治党,重在从严管理干部……我们国家要出问题主要出在共产党内,我们党要出问题主要出在干部身上。”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继续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净化政治生态,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从人民群众这一面讲,要自觉维护大局、服务大局。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关乎每个中国人的切身利益。有国才有家,没有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也就失去依托和保障。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公平正义是其内在要求,社会和谐是其本质属性。至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要用辩证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来看,更要看到党和政府解决问题的态度是坚决的,措施是有力的,成效是显著的。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习近平总书记反复论及中国梦,借此发出了动员令,吹响了新的冲锋号。他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又充满豪气地说:“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进!”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将会对此作出新部署,提出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令人充满期盼。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党校常务副校长,研究员、博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