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9月07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炮轰“牛蛙战争”究竟在炮轰谁

    冯海宁

    开学之际,上海一位68岁退休教授撰写了一篇《牛蛙之殇》的文章,炮轰“幼升小牛蛙战争”,字字扎心。在上海有个说法:小孩考上上海四大民办小学,是牛蛙;没考上,是青蛙。为了备战“幼升小”,很多小孩从3岁开始,就被家长“打鸡血”,以便赢得这场“牛蛙战争”。该退休教授全家人一场耗费3年的“牛蛙战争”,却以失败告终(9月6日《新华每日电讯》)。

    这位退休教授所写的情况,既令人同情,也让人愤慨。同情是因为,为了让孩子成为“牛蛙”,继而上重点高中、进入名牌大学,从3岁开始的每一天,他家的孩子被家长用各种跨年龄层的知识填满了,结果孩子因患幼儿抽动症没能如愿,医生说这是由于长期压力导致的病症。愤慨是因为,在这种“牛蛙战争”的背后,家长、学校、不均衡教育资源扮演了不光彩角色,起了反作用。

    “望子成龙”是中国家长的普遍心理。家长希望孩子上好学校,出发点也没错。但为了孩子上好学校,很多家长既忽视了教育规律和孩子的承受力,也忽视了孩子的权利。对3岁到6岁孩子的教育,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要求“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即以“玩”为主。然而这位退休教授的外孙,承受的却是超负荷教育。孩子因“压”患病,“祸首”是家长。从这个角度而言,退休教授炮轰“牛蛙战争”,实际上是在炮轰自己以及类似的中国家长。事实证明,家长的攀比心理、“拔苗助长”等错误做法对孩子是一种伤害,而不是真正为孩子好。

    其次,这位退休教授也是在炮轰上海四大民办小学。虽说民办小学有自主招生权,但《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各级教育部门也多次重申,公办、民办学校均不得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学生。然而,上海四大民办小学却实行考试入学。包括这位退休教授在内的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通过考试进入四大民办小学,不得不给孩子填充各种跨年龄层的知识。

    这些学校除了考学生,还会“考”家长。比如,通过父母对体重的控制来看家庭的修养,通过父母的工作背景来看孩子未来的发展等,这种“考”的确很荒谬。今年5月,媒体就曾曝光过这种现象,上海市教委获悉后,曾给出4条处理意见,包括通报批评、追究责任、核减明年招生计划等。但这样的处罚是否能遏制民办小学考学生、“考”家长呢?

    同时,这位退休教授也在炮轰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在上海,从公立学校考上复旦这类名校的机会,基本被几所重点高中垄断。而这些重点高中的名额,又基本被几所民办学校的孩子“提前预定”。也就是说,孩子只有进入几所民办学校才有更大机会进入重点高中和名牌大学。可见,这几所民办学校及几所重点高中集中了上海的优质教育资源,迫使家长不得不参加“牛蛙战争”。

    虽然民办学校占有优质教育资源是市场决定的,但其他公办小学、初中缺少优质教育资源,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应反思。因此,笔者希望《牛蛙之殇》所涉及的问题,能引起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并下决心真正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义务教育违规招生等问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