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艺林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9月08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个关于求生的故事

——观影片《敦刻尔克》有感

《敦刻尔克》剧照 (资料图片)

    冷枫            

    1940年5月下旬的那场大撤退,曾被铁板钉钉地誉为“二战历史上最具转折性的军事行动”,英国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敦刻尔克》用艺术形式还原了已被世人默默“篡改”了的历史真实。但凡阅读过相关历史文献的观众都明白,这次所谓的战略撤退究其本质,就是一场别无选择的败逃。

    大银幕上40万被逼进“敦刻尔克”海港小城的英法联军士兵们眼眸中写满了绝望和挫败,那种集体的狼狈和张皇已经无需用言语诠释,通过镜头,早就呼之欲出。逃是一定要逃的,逃得多或逃得少,大抵要看天命造化。影片一开始就交代了残酷的现实:英国方面拟定撤出三万人——沦陷在敦刻尔克的士兵总数却是满满四十万啊!这不是撤离物资,也不是撤离牲畜,而是活生生的士兵!影片中那个作为全片焦点的英国小战士,分明还是个孩子,一脸的稚气,只不过,那稚气中夹杂了太多由战争带来的忧虑与沧桑。

    众所周知,诺兰最擅长拍摄带有玄幻色彩的非线性叙事结构作品,这次选择《敦刻尔克》这样的历史战争题材实在有些出人意表。这类影片,多有珠玉在前,即便是诺兰,想要推陈出新,恐怕也非易事。诺兰的想法是:按照悬疑惊悚片的路数来拍。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影片也的确足够悬疑——你不知道哪些人能逃出生天!足够惊悚——大型的英国驱逐舰动不动就被德国空袭战斗机投掷下来的炸弹炸沉炸翻。观众的心一次次随着那些士兵命悬一线的逃亡动态而震颤。整部影片节奏流畅,张弛有度,声效画面相得益彰,虽不以戏剧冲突强力支撑,但拍得紧张刺激,扣人心弦。诺兰调动这一切电影手段,目的就是将《敦刻尔克》拍摄成一部讲述战争背景下一个关于生存正义的影片。

    《敦刻尔克》虽为战争题材,但并没有英军奋勇杀敌的场景。除了几个空军战士在燃料有限的情况下依然努力歼敌,此外每一个士兵都在发挥最大的潜能求生、救生。在此过程中,人性迸发出它最赤裸裸的一面,或善或恶,均不加伪饰。比如一开始,那个法国士兵怕被英国人抛弃,换上了一件英国军装。随后,他和另一个英国兵为了登上那艘救援舰艇,共同抬起了一个躺了伤病员的担架——伤病员可优先上船。这里面没有救死扶伤的大义,只有蓬蓬勃勃的逃生欲望。再后来,士兵们争先恐后登上一艘待潮水涨起,才有可能开动的搁浅船只。而等水漫船身,英军便要驱逐那个法国人下去……当然,人心有阴暗也有明媚。驾驶着私人小艇宛如“天使在人间”般搭救着飞行员,陆军士兵道森父子就显示了英国贫民阶层毁家纾难的博大情怀。

    要将一个世人皆知的历史片段拍成电影,并把观众于107分钟内牢牢“按住”在影院座位上,是非常考验导演功力的。诺兰在该片中是采用了多时空交错剪辑法将飞行员的一个小时、救援民船的一天、撤退战士的一周,拉到了同样的长度,从海陆空三个维度立体地推进剧情。值得称道的是,诺兰在情感的处理上表现得相当克制,既没有灌输,也没有臧否,只在结尾部分给出了意味深长的启示:那些撤退回国的士兵自知不是得胜归来的英雄,所以很有点“无颜见江东父老”的心思。然而就在火车快要到站时,百姓们却兴高采烈地为他送酒送食。于是方才那个忧虑的士兵瞬间愁云顿释。而坐在他对面那个在读报纸的士兵,脸上没有显出任何喜悦。我想这也就是诺兰的态度吧:从敦刻尔克归来的他们,还不曾为祖国和人民背水一战,仅仅为了自己能够活着回到家中而破釜沉舟过……诚如中国的老话所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敦刻尔克的奇迹”就这样成为世界战争史上旌表千古的一次军事大撤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