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报告文学的写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学刚刚复苏时的社会环境相比,报告文学受重视的程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在新形势下促进报告文学的蓬勃发展,需要认真研究报告文学所面对的外在环境的变化、反映内容的开拓、传播方式的转变和创作模式的更新等诸方面问题。又该如何找出当下报告文学所存在的症结,从而改变这一尴尬的局面?我认为,如果报告文学一旦没有了真相,没有了审视,没有了追问,没有了思辨,没有了批判,又怎能不被社会冷落和读者抛弃呢?其实不是社会冷落了你,而是你对社会漠不关心;不是读者抛弃了你,而是你先抛弃了读者,抛弃了自己的灵魂。 ——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一级作家陈启文 政府要建立良好的生产关系,用新的方法去引导创新、保护创新、治理创新,注重激发企业和市场强大的力量去推动创新。在此过程中,要严防红旗法案。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英国在全世界第一个发明了汽车,但是遭到了马车夫的抗议。1856年,英国出了一个红旗法案,要求每辆车前必须有一个人拿着红旗引导,车的速度不得超过每小时7英里。红旗法案使得英国失去了汽车带来的先发优势,反而使德国、法国和美国后来居上,带动了整个石油经济的发展。问题,总是有办法解决的,有时候制度过多,反而让我们不能前进。对于未来,我们只有探索。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 就说现在吧,作家不满批评,读者不满批评,领导不满意,群众不买账,就是批评内部,似乎也互相不满。批评的存在,似乎就是为了让人把不满发泄到它身上。批评如何做到不隔?这问题说起来复杂。和什么不隔?和人生不隔?和现实不隔?和批评家个人的实感经验不隔?我用了这么多的疑问句,也是要指出这个问题涉及的方方面面。而每一个方面,对批评来说,都不是容易对付的。我认为,批评从个人生命、文学传统和生活世界中产生,始终别忘了批评是从哪里来的,就有可能克服“隔”的毛病。批评中很多有用的东西,理论、概念、思想、观点、方法,都有可能成为产生“隔”的因素。如何不隔,需要批评家自己意识到,慢慢加以克服。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新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