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茶座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9月14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四大发明”到“三十大发明”

——解读不同时期的中国“创造”

《中国三十大发明》 华觉明 冯立昇 主编
大象出版社 2017年5月

  朱晨凯 

  “四大发明”这一源自西方学者的提法,虽已成习惯性说法,却有特定的背景和含义。它还不足以展现中华文明的主要技术成就与特色。绝大多数国人都知道中国的“四大发明”,本书指出,“四大发明”的提法已被人们广为接受,但多有误解,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并加以澄清。

    中国的“四大发明”,因对近代世界历史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而备受关注。“四大发明”的说法广为传播,妇孺皆知,但“四大发明”远不能全面反映中国的重大发明创造与技术文化传统。中国历史上究竟有哪些重大发明创造?为回答这个问题,本书两位编者(华觉明系著名科学技术史研究专家,冯立昇系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所长)于2014年开始策划并组织科技史及相关领域的专家,编写《中国三十大发明》一书,于今年出版发行,对中国重大发明创造研究及相关科技发展问题进行了系统思考。

    全书共计50余万字,近600幅图,由各领域的32位学者撰写,分述自远古至当代的三十项重大发明:粟作,稻作,蚕桑丝织,汉字,十进位值制记数法和筹算,青铜冶铸术(2篇),以生铁为本的钢铁冶炼技术,运河与船闸(2篇),犁与耧,水轮,髹饰,造纸术,中医诊疗术(其中人痘接种另专列一篇),瓷器,中式木结构建筑技术,中式烹调术,系驾法和马镫,印刷术,茶的栽培和制备,圆仪、浑仪到简仪,水密舱壁,火药,指南针,深井钻探技术,精细耕作的生态农艺,珠算,曲蘖发酵,火箭与火铳,青蒿素和杂交水稻。

    书中首先对发明概念的界定和分级、重大发明的遴选等问题进行了专门探讨。编者认为,“发明”的界定应该是:发明是原创的具有认知、适应和改变自然界、社会和人类自身之功能的技术手段与方法,属于技术手段与方法方面的创新。根据发明对自然界的改造和人类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将其分为四个级别:重大发明、重要发明、一般性发明、小发明。以造纸为例,造纸术为重大发明,而加工纸和笺纸创制属于重要发明,纸帘的改进是一般性发明,由火墙烘纸改进为机械化烘纸属于小发明。

    编者通过对中国历史上重大发明的梳理,可以发现重大发明的数量在不同历史时期存在明显的差异和起伏。大体上说,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重大发明有3项;夏商周时期,重大发明为4项;两汉时期,重大发明数量明显增多,达9项之多;魏晋南北朝则只有1项重大发明;隋唐五代重大发明增至5项;两宋时期,重大发明也有5项;明朝只有1项重大发明;清代没有一项重大发明;清朝灭亡后至今,百年间出现了2项重大发明。这大致可以反映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发明数量的变化,也说明不同时期中国人的创新活力是起伏变化的。

    书中由此得出一个结论:从纵向比较看,中国古代科技有灿烂辉煌时期,当今科技的发展态势也令人鼓舞。若从横向比较,明清两代是中国科技衰落和再次跌入谷底的时期,而西方经过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科学技术进入前所未有的加速发展时期。特别是近代科学诞生后,西方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不断涌现,数以千计,而中国只有10余项,不仅远不及欧美科技发达国家,与邻近的日本相比也有很大差距,这也是需要我们正视的事实。

    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的涌现需要什么条件?书中指出,综观古今中外重大科技创新的事例,可以发现创新源自民智的开发、心灵的解放、志趣的追求和功利的激励,这一切须以一定的社会条件为前提。政治清明,思想自由,学术独立,教育健全,创新得到鼓励,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方可源源不断涌现。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培育适宜创新的社会环境,形成发明创造的激励机制。

    发明与发现是人类社会和文明发展的内在的、原生性动力。我们的先人曾经有过许多伟大的发明创造,不仅推动了中华文明的进步,而且对世界文明的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百余年来,中国一直处于社会剧烈变化和文化转型时期,重大发明创造不多也在情理之中。我们应当在珍惜、重视民族文化传统与历史经验的同时,掌握文化转型与科技发展的自主权,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人类科技进步和文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