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阅读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9月15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雷同的生活里找寻独特的自我

——从赵挺《孤独车手》说起

    王露婧           

    对于宁波青年作家赵挺,喜欢他文字的人一定不陌生,他最新的小说《孤独车手》在《青年文学》第8期上刊发。“刷”三遍小说的我,每一次都有不同感受,或许是三刷的心境大不相同,每一次捕捉到的故事点好像都不一样。

    《孤独车手》保持了作者一贯的独特风格,他的独特就在于一方面有你能够想象到的简单、直白的叙述和描绘,那种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荒诞式生活哲思,一方面又有你意想不到的情节设置。

    《孤独车手》最初似乎给了我一种感觉,然而随着故事的推进和起伏,又发现那种感觉渐渐在变,渐渐清晰却又渐渐模糊。好像抓住了些什么,但又好像什么也没有。触动我的,或许是孤独,或许是无畏,也或许是平淡无奇的生活里的那一抹亮光。简单的人物关系,简单的事件描述,简单到让读者觉得日常生活就是这样。可是通过赵挺的再创造,故事文本变得不再简单,反而呈现出立体和鲜活的模样。

    关于赵挺,最初的印象源于收到某期《文学港》杂志的时候,随手翻阅,卷首语中提到当期一个88年的青年小说作者,心里就对这个同龄人的文字有了那么一丝好奇。仔细地翻看了那篇题为《晃晃悠悠》的小说,内心中一度认为应该叫《一路向南》,也在后来的交流中了解到,原题为《南方,慢速公路》。赵挺说,“她就像是我这样走过的路。像每一个年轻,像每一个孤独,像每一个朝暮。就这样循环往复,就这样迷路前途。”

    后来,我和他有了一次偶然的交集,从最开始的官方交流,到产生共鸣话题。听他说小说创作,最多的表达就是:随心,是自己的爱好,觉得开心有趣。或许,这才是让他文字纯粹的缘故。不带功利与世俗,赵挺有着80末这一代人特有的气质,他还没有被四方规矩磨得圆润,他在“叛逆不羁”中走出了自己的一条路。

    在路上,是赵挺的态度,他喜爱在路上这个状态,不需要多美的风景,或许也不需要同伴,路上的一切都是他的伙伴。他没有虚夸的骄傲,谦逊而又乐观。也时常说“我觉得我不是这个圈子(文艺圈)的,我觉得我是滑板圈的。”从滑板少年到青年作家的成长过程,或许并不是他原本设想的,但滑板和写作这两件事,是他所喜欢的。而做自己喜欢的事,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可求的。在社会中,我们习惯于给人划分圈子,贴上标签,有些人的头衔,多到一口气难以表述。而他究竟是谁?是怎样的人?他,就是赵挺。他的小说就是讲述故事,从不同的角度,甚而一般人无法窥探的角度出发,带有“赵挺式”独特的思维。他一路勇往直前,却又着迷于慢生活,晃晃悠悠;他犀利却又细腻的行文风格,打破了固有的思维模式。

    我曾经分享过他的文章,读过他分享的书,看过他的采访稿,推荐过他说的“写作方法”,甚至还听过他作词作曲自弹自唱的歌。对于赵挺,完全可以用同龄人的平视角度去欣赏,不会带有压迫感和冲击力。可以跟着他的文字,看到自己更加生动的另一面,会发现生活有更多选择的可能性。

    他,在雷同的生活里找到了自我的存在方式,他就是赵挺。他的文字,有力量,有韧性,有温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